从绘画角度浅谈艺术创作要素 一、艺术创作的心理 (一)理性与感性的结合。艺术创作是一种精神活动,是艺术家借以抒发自己内心情感、表达自己理念认知的媒介。艺术创作开始于艺术家的某种精神追求或者激烈的情感表达,假如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对于所接触的事物,既没有美和丑的感受,也没有喜悦与厌恶的感知,对外界的事物感情淡薄,以冷漠的态度应对,也就不会产生感动人心的艺术作品。在进行情感表达的过程中,艺术家通过主观处理、合理布局、精确安排,以理性来控制画面,用思考来表达感情,以理智的形态表达出来,借以最合适的媒介组合,从而使欣赏者观之产生情感的共鸣,艺术创作的精神在其艺术品之中也得到完整的表现。庄子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艺术创作是通过不断的处理,厚积薄发。例如,在现实生活中,阳光在不同时段照射的方向是不同的,东升西落是自然的规律。而巴洛克时期的绘画大师彼得•保罗•鲁本斯则在他的一幅风景画之中打破常规,改变了阳光的照射规律,使光线如同聚光灯一样从两个相反的方向照射过来。从物体投射于地上的影子则可以看出太阳位于人物后方,人物投在地上的投影也位于后方,而人物后方的树丛投影则位于前方,周围的暗色成功将画面中心农民的形象衬托出来。鲁本斯运用理性的处理方法来进行画面的表达,感性地表达出背后的寓意,引起观者的共鸣。因此在绘画作品之中,创作者往往要表达的是凝练过后更加集中、更加典型、更加强烈的情感。(二)痛苦与喜悦的交织。艺术创作过程犹如攀登一座陌生的山峰,在一步一步向上攀登的过程中,前方是美不胜收的风景还是陡峭的岩壁,一切都充满了未知的惊喜。在艺术家将艺术情思附着于纸上时,需要对表达的方式进行归纳整理,将情感浓缩于画面之中。痛苦和喜悦伴随着一件艺术作品的产生而充实于其中,有灵感突现于心中的惊喜,也有构思时一团乱麻的焦灼;有遇到问题时的苦闷,也有作品完成后的酣畅。痛苦与喜悦交织在一起,让人欲罢不能。我国画家吴冠中在形容自己的创作心路时表示,绘画犹如分娩之痛,每一阶段之中对艺术的思考和追寻犹如十月怀胎,所以画画最困难莫过于构思的过程。如何将现实与感情合理结合,往往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不可避开的难题,在绘画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山穷水尽”的境地,也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机。正如吴冠中所说的绘画犹如十月怀胎,而在一件画作被”孕育”出来以后,画家心中充斥着的是无法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