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可持续进展论文 一、传统产业集群进展的不可持续性及深层次原因 1.传统产业集群进展的不可持续 在我国重化工业的现阶段,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可以造就产业竞争优势,带动区域经济进展。然而,集群内企业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致使短期内产业集群的规模和数量无限膨胀,一时可能出现繁荣进展的景象,但长期来看,传统产业集群的可持续性问题有所显现,其主要表现为环境和资源的约束。以资本密集型为特征的传统产业集群依靠偏高的投资率拉动经济增长,如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化学工业、建材工业等原材料产业和一些加工制造业,这些高密度的集聚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增势强劲,导致能源的全面短缺,土地资源强约束、水质性缺水和民工荒等环境资源问题。不难想象,传统产业集群这种“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增长方式的长期存在必将产生不可逆的恶性循环:制造的财宝越多,消耗的资源越多,产生的废弃物就越多,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就越大,由此严重影响产业集群的可持续进展及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2.深层次原因—基于产业生态学分析 从产业生态学角度来看,产业集群是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靠不断的与外界环境系统交换物质、能量、信息、资金等来维持其非平衡有序态。产业集群的运行过程是一个从自然生态系统中摄入高能量的低熵物质,又把退化的高熵废物排放到环境中的过程,产业集群系统的有序是以环境中的熵增无序为代价换取的。当生态环境的混乱无序达到一定程度后,则无法再向产业集群系统提供其服务功能,产业集群系统因得不到持续的负熵流输入而不可持续。 我国产业集群系统不可持续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它是一个以化石燃料和矿物为主要能量来源及原料的物质开放流动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封闭系统,它只于太阳交换能量,与宇宙不能交换物质。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和矿物是稀缺的低熵物质,尽管人们不断地用新的技术手段更好的筛选此低熵物质,对其利用也越来越经济,但是低熵物质存量毕竟有限。依据经济学家尼古拉斯·乔治斯库—罗根的观点,能量以两种状态存在,在利用过程中从自由能量变成了被束缚的能量,亦即变为无序分散的能量,它可以用熵来度量,遵循熵增定律。自然生态系统以完全的物质循环流动方式运行,碳、氧、水、氮、硫等营养元素的自然循环是封闭的,进入系统的唯一能量是太阳能,这种自由能流持续不断地供给保证了封闭系统的持续性。而产业集群系统是一个物质开放流动的系统,它不再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