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一、产业结构现状****市是一个因煤而立,依煤而兴的新型工业城市,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了包括能源重化工、新材料、煤炭深加工、矿山机械和高载能工业为主的经济格局,其产业构成表现为典型的资源依托型和出口依赖型特征。近年来,全市根据巩固和稳定第一产业、突出进展第二产业、积极提升第三产业的要求,促进三次产业协调进展。2024 估计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70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 7 亿元,第二产业 40 亿元,第三产业23 亿元。人均 gdp 达到 9836 元,人均财政收入 627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1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992 “”元。 九五 期间全市一、二、三产业比重由 16.3:56.8:26.9 调整为 13:59:28,到 2024 年调整为 10:57:33。 “”第三产业保持较快的进展。 九五 期间,我市第三产业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 11.6% ,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幅 3.1 个百分点。2024 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比 2000 年提高了 6 个百分点,吸纳劳动力 8.09 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 24.3% 。 其中: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实现增加值 4.3 亿元, 占第三产业的 30%;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 2.88 亿元,占 20.1%;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 2.38 亿元,占 16.6%;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 0.78 亿元, 占 5.5% ; 社会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0.99 亿元,占 7%。近年来,社会服务业、房地产业和交通邮电通讯业进展较快。第三产业投资不断增加,每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保持在 30%以上。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作用日益明显,缓解了因第一产业就业减少和第二产业就业增量有限的压力,已成为我市安排就业和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渠道。虽然经过多年的调整和进展,但是我市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很突出,由此引发出诸多矛盾。主要表现为:一是城市空间和产业结构布局分散与集中进展的矛盾。目前形成了****、石炭井、汝箕沟、白芨沟、大峰矿等城镇和矿区,各点相距较远,最远达 100 多公里,造成产业区小而分散,城市资源浪费,运行成本过高。二是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与经济协调进展及就业压力大的矛盾。我市轻重工业的比例一直在 5:95 上下波动,从而使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产力的合理配置受到严重制约。三是工业结构单一、产品结构趋同与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的矛盾。煤炭产品和耗煤产品成为主要行业和产品,产品深加工不够,承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