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在進入者的威脅同業間的競爭供應商議價力量供應商議價力量替代品的威脅五力分析模型产业销售所谓产业,指的是一群产品替代性极高的公司所成的集合在这一群公司中,为了产品销售与利益彼此争夺,因而形成了竞争,但产业内的竞争不仅限于既有参加者,还需要考虑到环境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了产业的规模、成长性、资金的需求、原料供应问题、客户、技术的变化、替代品的出现与潜在进入者等,这些因素之组成我们称之为产业结构,产业内任何一家公司在参加竞争的同时,必先了解产业结构,以了解产业之中是否存在超额利润及个别厂商的定位。波特根据其多年产业的观察,将产业结构分成五种作用力,分别为「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客户议价力量」、「供货协商价力量」、「同业间的竞争」,对产业内所有公司而言,客户,供货商,替代品和潜在加入者,都是竞争者。因此,若要了解产业结构,即可分析这五种作用力,我们称之为「五力分析」(如图)。图、五力分析模型不同产业,决定其竞争及获利程度的「五力」来源各有不同,这五股竞争作用力加总起来,就可以决定产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及获利多寡。最强的一或数股作用力将主宰全局,变得非常重要,而不同的作用力,对不同的产业的竞争态势,份量也不同,分析者再进行产业结构分析时,要掌握到主要的作用力进行解析,并不需要每次进行产业结构分析时都要将五种作用力分别说明一次。以下我们将五种作用力的内涵分别加以说明: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当产业有超额利润,就会引来新成员的加入,新的进入者会带来新产能,分食市场大饼,价钱不是愈杀愈低,就是既有公司的成本节节攀高,获利下降,因此,产业内的公司在彼此竞争的同时,也应防备潜在竞争者的进入。潜在进入者威胁的强弱应视「进入障碍」与「原有竞争者反应程度」而定。「进入障碍」通常有以下几种: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系指某一产品在某段期间内绝对数量增加时,单位成本下降的现象。潜在进入者初期进入市场无法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因此产生较高的生产成本,无法在生产成本上与已具规模经济的现有厂商竞争。产品差异化(product differentiation):指的是根基稳固的既有公司由过去的促销、服务、产品特色、或因最早踏入产业,而建立品牌认同度、赢得顾客忠诚。潜在进入者没有品牌知名度,且由于初期进入市场,不了解顾客需求,无法制造产品特色及满足消费者的服务方式。资本需求(capital requirement):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