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生产工艺简介一、DHA 背景与意义DHA(Docosahexaenoic acid, 22:6△4.7.10.13.16.19,全名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一种重要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简称PUFA),属于 ω-3 系列(分子结构式中第一个双键位于-COOH 基团反侧的第三个键上,即 ω-3 系列)。人和其它哺乳动物只有△4、△5 、△6 及△9 去饱和酶,缺乏△9 以上的去饱和酶,因此无法自身合成 DHA,必须由食物来提供。1、DHA 的结构和性质DHA 的分子式为 C22H30O2,分子量为 328.48,分子结构为:DHA 通常是顺式,但在某些异构酶作用下可变成反式。含有多个“戌碳双烯”结构及 5 个活泼的亚甲基。这些活泼的亚甲基舍得 DHA 极易受光、氧、过热、金属元素(如 Fe、Cu)及自由基的影响,产生氧化、酸败、聚合、双键共轭等化学反应,产生以羰基化合物为主的鱼臭物质。纯 DHA 为无色、无味,常温下呈液态,且具有脂溶性,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熔点为-45.5~-44.1,所以在低温下仍然能保持较高的流动性。2、DHA 的来源2.1 海洋动物海洋鱼类是提取 DHA 的主要来源。海产鱼类特别是中上层鱼类的油脂中含有大量的 DHA,如鲔鱼、秋刀鱼、远东沙丁鱼的油中 DHA 的含量均在 10%以上。目前全世界鱼油的年产量在 100 万吨左右,理论上从中可提取 10~25 万吨鱼油。实际上由于分离技术等因素的限制,鱼油产量要低于上述数字、而且提取的鱼油有相当大的部分被氧化和渗入人造黄油或起酥油中被消耗掉,真正可用于分离 DHA 的鱼油仅占少部分。除此之外还有贝类和甲壳类。2.2 真菌类有许多低级的真菌中含有较多的 DHA,其中藻状菌类的 DHA 含量尤为丰富,是进行 DHA 商业性开发的潜在来源。比如高山被孢霉中的占其总脂肪酸的15%以上,而破囊壶菌中的占总脂肪酸的含量可高达 34%。产 DHA 的真菌主要是较低级真菌中的藻状菌,主要有壶菌纲(Class Chytridomycetes)、卵囊菌纲(ClassOomyceres)、霜霉目(OrderPeronosporales)、水霉目(Ordersaprolegniales)、结合菌纲(ClassZygomycetes)、虫霉目(Order Entomophthorales)等,特别是破囊弧菌Thraustochytriidae,已经报道有它的 8 个属 30 多个菌种能够产 DHA。2.3 海藻类许多讨论证实,在金藻类、甲藻类、硅藻类、红藻类、褐藻类、绿藻类及隐藻类等海藻中含有大量的 DHA。到目前为止,已测定了上百个品种微藻的脂肪酸,其中某些种类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