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镇企业改制终结论文

乡镇企业改制终结论文_第1页
乡镇企业改制终结论文_第2页
乡镇企业改制终结论文_第3页
乡镇企业改制终结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考察了乡镇企业进展的制度环境和乡镇企业改制的政治经济影响。提出乡镇企业早期的进展主要得宜于集体所有制度、人民公社制度的管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消费品市场真空等因素的结合。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权力对市场的替代。在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后,市场竞争凸显了乡镇企业在改革初期形成的弱势性格。乡镇企业自身的改革问题变得日见突出。从承包责任制到股份制的改革又是一个让乡镇政府渐渐退出地方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当乡镇政府完全退出乡镇企业经营活动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人民公社时期制度化的那种由地方政府操纵的集体所有制度的破产,同时也宣告了建立在没有退出权的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地方威权主义的终结。 到 1993 年为止,乡镇企业的出现与进展构成了中国经济改革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正如邓小平 1987 年 6 月 12 日在会见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团委员科罗舍茨时所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进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1993,238)。1992 年田纪云也谈到,国营企业在 40 多年里用了 4-5 万亿元,形成了 1.7 万亿元的固定资产、2 万亿元的产值,吸纳 1 亿多人就业。乡镇企业经过 10 多年的进展,就形成了 5300 亿元的固定资产,吸纳的就业人数也是 1 亿,中国的社会总产值从1000 亿元到 11000 亿元用了 31 年的时间;而乡镇企业从 1000 亿元到 1991 年的 11000 亿元,仅用了 8 年的时间。(注:参见《经济日报》1992 年 1 月 4 日。) 进入 90 年代以后,乡镇企业的意义除了原来的多种经济成份、资产积累、吸收劳动力就业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其经营绩效对国民经济的增长直接构成影响。根据测算,乡镇企业的速度每增减 3 个百分点,就会影响国内生产总值 1 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每增减 2 个百分点,就会影响全国工业增加值 1 个百分点;在今日的国家政策制定中,乡镇企业已经与国企相提并论(高以诺,1998;朱永旗,1998)。 与 80 年代迅速崛起的势头一样,从 1994 年开始,乡镇企业的进展开始急速减缓。到 1997 年底,尽管乡镇企业仍然具有骄人的业绩,(注:譬如,全国乡镇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 19427 亿元,平均每户达到了 9.62 万元;完成增加值 20740 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27.7%;完成工业增加值 15037 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