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习生审美教育初探 临床实习生处于从医学生转型到临床医师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医学生从心理认知结构上也是从“准医生”的角度看待医患关系。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在临床实习这一阶段相关人文课程的开设已基本结束,实习生主要学习的是跟临床有关的专业课程。学校对医学生的审美教育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加强这一时期对临床实习生的审美教育,对于医学生能否成为人格完整、心态健康的合格临床医师,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着眼于加强临床实习生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对医学院校如何加强临床实习生审美教育的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1加强临床实习生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1.1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呼唤加强对临床实习生的审美教育 目前医患关系的紧张状态,除了医疗法规和相关制度的不够健全,医疗改革及医疗体制不够完善,部分患者对病情不懂和相关医学知识的欠缺及专业“医闹”的无理取闹等因素之外,临床医师的人文关怀程度与患者的期望之间存在错位,患者抱怨最多的是在医生面前没有什么隐私权,对于病情的进展、治疗也没有什么话语权。我们在学校阶段的医学教育尽管也强调学生对患者的生命权、健康权的尊重,但是缺乏对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沟通意识、尊重患者的独立人格和平等精神的培育。一般情况下,医学生进入到实习医院后就很少开设人文素养教育方面的课程,临床实习这个特别时期和阶段,在对医学生的医德和审美教育等方面,容易造成学校与实习医院之间缺乏有效衔接,造成对临床实习生人文教育、医德教育、审美教育的中断和缺失。“融善于美、美善并举”的思想渊源和学理依据自古以来就有机地联为一体。美的观念是借助于健康概念的,维护健康本身就是美的事业,而且是最卓越的艺术[1]。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5〕71号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加强美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强对临床实习生的审美教育,是培育全面进展的医学人才、改变医患关系紧张状况、构建和谐社会的必定要求。 1.2加强审美教育,有利于提高临床实习生的人文美学素养 目前的医学生由于受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学习的功利性和目的性更强,表现在学习上更多注重的是对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对学校开设的相关人文课程不感兴趣。因此人文素养相对匮乏和缺失。缺乏人文教育,就会出现价值评价颠倒、价值观念混乱、精神空虚、信仰缺失等现象。“教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