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外医药零售业案例分析

中外医药零售业案例分析_第1页
中外医药零售业案例分析_第2页
中外医药零售业案例分析_第3页
案例 14:中外医药零售业亲热接火根据我国政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作的承诺,2024 年 1 月 1 日起,药品分销服务将对外资开放,这标志着中外医药零售业将在我国医药分销行业中亲热“接火”,这无疑会给我国医药行业带来巨大冲击,这意味着我国流通企业在习惯了“内战”之后,还必须开始学会与国际医药企业亲热接触,短兵相接。虽然说肉搏战是残酷的,但血与火的搏斗,终究那一方能够获胜,我以为一方面要取决于战斗双方的实力,还与交战双方的搏斗战略策略有关更与双方的战斗素养密不可分。 有关资料显示,国外几十家,甚至几家医药批发企业就承担了全国的药品供应,而我国的药品批发企业多达 1.615 多家,多数企业规模小,运营成本高,市场分散,经营行为不法律规范。据统计,全国具备“三证”的药品批发企业 1.65 万家,但年销售额超过 5000 万元的企业不到 5%,名列前 10 位的批发企业销售总额占市场总额的 20%左右。与此形成鲜亮对比的是,药品市场规模为我国 10 倍的美国只有近百家医药批发企业,大公司年销售额在 20 亿美元以上,目前排名前 3 位的公司销售收入占全美的 96%。 面对中国医药零售业的现状,在政策的大门敞开后,外资企业将如何进入中国医药零售业呢?据有关专家介绍,由于医药流通企业的运行需要很多基础,在渠道、物流等方面都需要时间建立。因此,外资将主要实行并购重组中国医药流通企业的办法,以便快速占领中国医药零售业的巨大市场份额。因此,有专家指出,中国医药流通企业在开放之初,将面临国外大医药零售业的巨大挑战。 针对这种巨大挑战,中国医药流通企业只要应对方针正确,我以为并非没有机遇,而是大有可为的。既然外资可以并购重组中国医药零售企业,那么为什么国内具有实力的企业就不能先行一步,尽快把自己做大做强呢?可喜的是近两年一大批中国知名医药企业已然先行了一步,通过重组、并购在全国建立起了自己的营销网络。同时,许多医药企业正在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许多医药企业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已构筑起市场覆盖面广、触角灵敏的营销网络,并与医疗单位、零售药店等终端客户以及医药批发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有人说,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关系经济,外资欲抢占中国的医药零售业市场,必须与国内的医药批发企业合作,才能迅速占领已然基本定型的医药批发零售网络,否则,外资欲独立建立自己的网络,其花费的精力、成本将大大增加,也许数年内建立起了全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旅传媒+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传播文化,成就未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