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讨论进展:基于改革开放三十年视角2024-1-5 11:2 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 孙铮【】【】“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孙铮在 改革开放 30”年会计进展与创新论坛 上的主题发言 一、引言 讨论内容的总结及其对演进脉络的梳理是学术讨论的重要环节,会计讨论亦是如此。而新中国的会计讨论一直处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巨大变迁过程中,因此备受瞩目。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我国会计讨论深受前苏联会计模式影响,在“历经文革十年动乱的影响后,会计讨论又几近停滞和倒退,总体上呈现出 在曲折中进展,”在迂回中前进 的特征。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标志着新中国进展进入改革开放后时代,在过去的三十年里,通过解放思想,从具体国情和实践出发,我国制造性地进行了多方面的突破性改革,也开创了我国会计讨论繁荣进展的新篇章。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会计讨论也是最为活跃、最富有成效的领域之一,呈现出继承与进展、传 统与创新的辨证关系。 到 2024 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走过了整整 30 个年头,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不断稳步推动,我国的会计讨论在国内外广阔会计学者的大力推动与共同努力下在讨论内容、理论方法、取得的讨论成果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进展。以会计讨论对象会计信息为例,通过对会计信息的作用、需求、披露、使用、评价等会计问题的讨论,人们对会计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完善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证券市场监管、投资者利益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会计讨论对外沟通的增多,以及会计讨论方法和范式的创新,转型过程中的中国会计问题,已经引起 了世界各国会计学者的浓厚兴趣与广泛关注。 本文目的在于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会计讨论,做一综合分析和评价。到目前为止,诸多会计学者分别就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后不同阶段的会计讨论成果进行了回顾与评述,比如阎达五(1990)对 80 年代会计理论研讨的回顾;刘峰和雷科罗(1993)对 80 年代及 90 年代初期中国会计理论讨论特征及现状的评价;汤云为和薛云奎(1998)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会计讨论评述;蔡祥等(2024)对 90 年代末期中国实证会计讨论起步阶段的讨论述评等,对全面认识我国会计讨论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支持。相比于已有讨论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1)在更长的时间跨度内来回顾我国会计讨论的进展历程,并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会计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