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中职历史教学的尝试 一、“翻转课堂”给中职历史课堂教学带来的新气象 “翻转课堂”作为一个较新的概念,其强调在学科学习中学生的前置性学习。即其颠倒了传统教学思路中老师先教、学生后学的这样一个时空关系,而是将学生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以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选择的方式,如看视频(微课)、看资料、听讲座等方式,先自我完成知识的构建。这对于历史教学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可以给中职历史课堂带来新的气象。笔者通过对近年来的实践的梳理,发现其至少可以做到如下三点:第一,释放学生的历史学习自主性。因为“翻转课堂”给予了学生的自主权,所以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往往能够自主搜集学习资料,并延伸出学生关注历史、阅读历史的兴趣。譬如在教“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知识的时候,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中,不仅到网上寻找到了大量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视频资料,而且还在观看的过程中进行了取舍,很多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大量引用从各类视频网站上看到的关于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如电报的发明、海底光缆的铺设等,都成为学生在课堂上互相沟通的内容;更有学生指出,工业革命背后的实质就是技术的革新,因此不断创新以生成新技术,才是国家进展的关键。这样的认识都是学生自主生成的,而这也是翻转课堂的必定结果。第二,激活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因为自主性的释放,自然就有了学习积极性的激活,在“翻转课堂”上,一个学习小组就某个历史话题进行深化讨论的情形是比较常见的。笔者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围绕某个历史知识如“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进行讨论,因为有了“翻转课堂”,学生能够积极地发表自己在前置学习中吸纳的观点,譬如为什么不同时期会对经济方式有不同的选择,又有学生指出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的动力来自于社会的进展,来自于人民的生活需要。更重要的是,学生有了这些观点之后,还都能够踊跃地表达出来,这与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是截然不同的。第三,更新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当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得到保证之后,其学习效果的另一影响要素就显现了出来,那就是学习方式。“翻转课堂”所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思路去选择先学后教的学习方式(这一过程可能不为学生自己所知),许多历史知识的构建,学生可以先通过自己的途径掌握资料,可以先用自己的理解去加工资料,可以先形成属于自己的历史认识。这种认识先于老师的教,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