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中西餐桌礼仪中西餐桌礼仪 我来新西兰之前做了好多关于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功课,入乡随俗,要随的自然一些嘛。 第一顿晚餐的餐桌上大把餐具和碟盘有点让我不知所措。可偏偏我又觉得,能在肯定文化环境下得体地享受美食,应当是对为你打算这餐饭的人最基本的敬重。 尽管西餐礼节比较困难,它还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餐桌布局 首先来和大家说说餐桌的布局。 如今新西兰大多数的餐馆都更崇尚简约随意的风格。 当你走进一家餐厅时,餐具的摆放是这样的 只有两只叉子,两把刀。假如要是喝汤,就会变成勺子和刀各一只。其实无论桌上有几把刀叉,记住从外向内运用餐具这个依次就没有问题了。 首先要用到的,应当是喝汤的汤匙。喝完后主子/服务员会帮你把汤盘和汤匙一起收走。 同样的,个头小一点的叉子在沙拉吃完以后也会收走。剩下的,就是用来吃主菜的餐具。 略微正式一点的西餐桌布局,其实就是把每道菜所需的餐具全部摆好而已。 正式的餐具多出了一对吃鱼时用的刀叉。除此之外,还有餐前吃的面包碟和抹黄油的小刀。餐盘的正上方是最终吃甜点时用的叉子和勺子。对于杯子则多了一只吃海鲜时要用的白葡萄酒杯。 汤 始终觉得西方人喝个汤很憋屈,不理解汤在西餐里为什么要用盘子来盛,不能抱起来喝,也没有中国汤匙每勺舀得多…… 不但如此喝汤时握汤匙的手法也有讲究:匙末端由右手食指和拇指轻轻捏住,拇指指甲朝上。喝汤时用汤匙从怀里往外舀。当盘子里的汤快舀完时也是略微抬起盘子向外倾斜 --- 这样避开汤汁因为用力太猛溅到身上。 沙拉 吃蔬菜一般用叉子就好。一般用不上刀。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芦笋是可以拿在手上吃的。除非芦笋很长,可以先用刀叉切短再用手送入嘴中。洋百合也是可以用手一叶一叶扳开吃的。吃到中心的时候再用刀叉切开主茎一点点吃。 鱼肉 在吃带鱼骨的鱼时,用持叉的左手固定鱼身,然后用持刀的右手切下部分鱼肉,像梳子一样渐渐将鱼肉推到叉子上。假如端上来的鱼如上图一样是没带鱼骨头的,则可以只用叉子。无论吃蔬菜,鱼还是肉,假如只用叉不动刀,则须要将叉子换到右手用。 肉 与吃鱼时不同,吃红肉时握刀叉的手法稍有改变。因为红肉比鱼肉要坚韧许多,所以有力地捏住刀叉有助于更高效地切肉。假如把吃鱼的手法比作拿笔一样 --- 由拇指和食指捏住其它三只手指拖住刀叉的话,那吃肉的手法比较像哈利波特/赫敏握魔法棍的样子, 同时食指须要直起紧贴刀叉柄。左手持叉固定大块的红肉,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