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策略与管理(定价目标;定价策略)成本定价策略成本定价策略市场定价策略市场定价策略价格是一种策略,也是市场中种种内在变化因素的外在表现。在市场中有种种看不到的潜在因素,包括了政治气候、社会心态、心理因素、国际环境等复杂因素,但是最终在市场中呈现出来的,却是外在表现的产物,以金钱数字为代表。产品之定价方法与策略选择定价目标(1) 维持生存(Survival)面临困境时的最大目标。短期而言,只要售价高过产品变动成本,足以弥补部分固定成本支出,则可继续经营。(2) 最大当期利润(Maximum current profit)短期内能把握市场动向,以求最大当期利润。(3) 最大当期收入(Maximum current revenue)⒈ 以求最大的当期现金收入;⒉ 在某季节中求最大的交易量(如圣诞节);⒊ 服务于某种特定目标,以求制造新的营业额。(4) 最大销售成长(Maximum sales growth)薄利多销:⒈低价会提高市场占有率;⒉ 产品大量生产,成本会降低;⒊ 低价促销有助阻遏竞争者入场。(5) 最大市场吸脂(Maximum market skimming)最适用于:⒈ 市场有足够的需求量;⒉ 少量生产的单位成本, 不超过提高售价的利益;⒊ 产品的高价格不会引来竞争者;⒋ 产品价高生产品质高的印象。(6) 领先的产品品质(Product-quality)⒈ 需要取得领导地位的条件和品质;领导价格;⒉ 通常订高价以收回高品质与高讨论进展成本。订价的目的基本上订价目的必须同时考虑三个范畴:(1) 利润:即订价不可低于其投资酬劳的最低水准。(2) 竞争:即订价不可太高,以避开竞争厂商产生诱因进而扩充生产能量。(3) 市场占有率:即订价尽可能低于主要竞争厂商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企业的订价目的如下:(1)长期利润的最大化。(2)短期利润的最大化。(3)销售量的成长。(4)市场的稳定性。(5)价格领袖的维持。(6)排除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市场。(7)加速边际厂商的退出市场。(8)避开政府或社会团体的干涉。(9)保持通路厂商的忠诚度与进货支持。(10) 提升企业的形象与地位。(11) 让最终消费者认为合理。(12) 制造顾客的兴趣与刺激。(13) 帮助其他产品项目的促销效果。(14) 加速产品的周转率。厂商的成本结构(1)固定成本对变动成本的比例。(2)厂商可能达到的规模经济。(3)厂商与竞争者成本结构的比较。竞争态势因素(1)市场上竞争厂商的数目。(2)竞争厂间的相对市场占有率。(3)产品相互差异化的程度。(4)市场进入障碍的大小。市场需求状况(1)顾客的购买能力与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