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一、内科急症护理常规⒈⒈ 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1。急诊患者根据病情分别送至抢救室、监护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师。2。对意识清醒的患者,首先有进行精神安慰,解除患者的恐惧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抢救。想患者及家属介绍急诊室有关制度及环境。3。保持室内环境宁静、洁净、空气流通。并根据病证性质,调节温湿度。每日定时空气消毒。4.建立急诊病历、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 4 次,连续 3 日。体温在 37。5℃以上者,每 4 小时测一次。体温正常后改为每日测 2 次。5。密切观察神志、瞳孔、面色、脉象、舌象、皮肤、汗出、四肢活动、二便、治疗效果、副反应等情况,做好记录.发现病情突变时,立即给予应急对症处理,同时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6.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做好输液、给药、配血、输血及相应准备。7。在配合抢救过程中,必须严肃、仔细、迅速、及时、准确,各项操作按正规要求执行,做好记录,注明执行时间.8.随时检查各种导管是否畅通,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色、味和性质,做好记录。9。根据病情,给予正确卧位。对烦躁不安者宜加床栏或约束带妥善固定,防止发生意外。10 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的昏迷患者,按病情及时收集各类标本(如呕吐物、尿液等)送检。11.对诊断未明的腹痛患者禁用止痛剂。12。发现传染病应及时做好隔离消毒和传染病报告。13.凡涉及法律、刑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14。手术患者做好术前皮肤准备及药物过敏试验,做好记录,通知手术室。15.凡转科、转院的垂危患者应做好护送及交接工作。16。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位洁净、舒适。做好口腔、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17.出院患者应予以出院指导,床单位做好终末护理。⒈⒉ 高热高热多由于外感六淫、疫疠之毒邪、饮食不节或不洁等所致。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在 39℃以上为主证。病位表里均可,临床可分为表热证、半表半里证、里热证。西医学中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某些风湿性疾病、胶原性疾病、部分急性血液病、肿痛性疾病、中暑等引起的高热,均可参照本症护理。一、按急症一般护理常规。二、病室宜空气流通、光线柔和,避开一切刺激。表虚证不宜吹风;恶寒重者避风保暖;里热重证室温宜偏低。三、卧床休息,做好口腔护理,口唇干燥者可涂以液体石蜡等,乳蛾红肿者可遵医嘱用冰硼散、锡类散、珠黄散等吹喉,或用中药液含漱。四、烦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