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修计划的实施过程包括:做好修前准备工作、组织维修施工和竣工验收。各企业的设备维修机制可能有所不同,对设备维修计划实施过程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也因此有所不同。例如有些企业设立设备管理科(处)和机电修车间(分厂)。前者在设备维修方面,负责制定企业设备修理计划、编制设备大、项修技术任务书和质量标准,监督维修质量和组织竣工验收.后者负责企业部分(或大部分)设备大、项修,主要工作包括:参加修前技术状况调查,编制设备维修工艺,编制设备维修作业计划和费用预算,备件、材料、量检具准备,组织维修施工和办理竣工验收等。至于设备小修计划则由使用单位机械动力师组织本单位维修工段(组)实施。以下就是基于这样的企业设备维修机构和分工,着重介绍设备大、项修计划实施过程的工作内容及方法步骤。供企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参考。 有些企业的设备管理科(处)在设备维修方面,除负责制定企业设备维修计划外,并组织设备小修计划的实施。而设备的大、项修则委托外企业承修。 1。修前准备工作 (1)调查设备技术状态及产品技术要求 为了全面深化掌握需修设备技术状态具体劣化情况和修后在设备上加工产品的技术要求,以设备管理科(处)负责设备维修的技术人员(以下简称主修技术人员)为主,会同设备使用单位机械动力师及施工单位设备维修技术人员共同进行调查和修前预检。 对实行状态监测维修方式的设备,主要调查内容如下。 ① 向产品工艺部门了解设备修后加工产品的技术要求。 ② 查阅设备档案,着重查历次计划维修竣工报告、故障维修记录及近期定期检查记录,从中了解易磨损零件、频发故障的部位及原因以及近期查明的设备缺损情况。 ③ 向设备操作工人了解加工产品的质量情况,设备性能、出力是否下降,液压、气动、润滑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和有无泄漏,附件是否齐全和有无损坏,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等。向设备维修工了解设备现存在的主要缺损情况和频发故障部位及其原因。 ④ 对规定检验精度的设备,按出厂精度标准,检验主要精度项目,记录实测值。对操作工反映的性能下降项目,逐项实际试验,作好记录。 ⑤ 对安全防护装置,逐项具体检查,必要时进行试验,作好记录. ⑥ 除按常规检查电气系统外,由于电气元件产品更新速度较快,检查时应考虑用新产品代替需更换的原有电气元件的可能性; ⑦ 实测导轨的磨损部位和磨损量以及外露主要零件(如丝杠、齿条、皮带轮等)的磨损量。 ⑧ 检查外部管路有无泄漏以及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