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之如何做好设备管理工作1。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装备,实行有效措施,保证设备高效率、长周期、安全、经济地运行,来保证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企业中,设备管理搞好了,才能使企业的生产秩序正常,做到优质、高产、低消耗、低成本,预防各类事故,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安全生产。加强设备管理,有利于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如年产 30 万吨合成氨厂,一台压缩机出故障,会导致全系统中断生产,其生产损失很大.加强设备管理,还可对老、旧设备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合理地做好设备更新工作,加速实现工业现代化。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企业规模日趋大型化、现代化,机器设备的结构、技术更加复杂,设备管理工作也就愈重要.许多发达国家对此十分重视。前西德 1976 年“工业通报”载,一般情况下,用于设备维修的年财政支出额,大约相当于设备固定资产原值的 6%~10%或企业产值的 10%。如将配件等其他资金考虑在内,估量维修支出要占企业总开支的 1/4。据 1978 年资料介绍,前苏联每年用于设备维修的资金超过 100 亿卢布。从而不难看出,要想做好设备管理,就得不断地开动脑筋,寻找更好的对策,促进设备管理科学的进展.2.设备管理的意义设备管理是保证企业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现代化生产的基础。它标志着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科学技术水平。它对保证企业增加生产、确保产品质量、进展品种、产品更新换代和降低成本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设备是工人为国家制造物质财宝的重要劳动手段,是国家的宝贵财宝,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由此可见,搞好设备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搞好设备管理对一个企业来说,不仅是保证简单再生产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而且对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消耗、保护环境、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进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设备管理的内容设备管理的内容,主要有设备物质运动形态和设备价值运动形态的管理.企业设备物质运动形态的管理是指设备的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修理、更新、改造、直到报废;对企业的自制设备还包括设备的调研、设计、制造等全过程的管理。不管是自制还是外购设备,企业有责任把设备后半生管理的信息反馈给设计制造部门。同时,制造部门也应及时向使用部门提供各种改进资料,做到对设备实现从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