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点检定修管理标准SDFD-07B—011 管理目的为了法律规范公司下属发电单位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程序,明确职责权限,采纳有效的监测手段和分析诊断技术,科学地进行检修决策,合理安排检修项目、检修间隔和检修工期,防止设备“过修"或“欠修” ,降低检修成本,提高设备可用性,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特制定本标准。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神东电力公司下属发电单位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工作。3 执行程序与管理法律规范3。1 设备点检管理3.1.1 设备点检管理的基本原则设备点检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定点、定标准、定人、定周期、定方法、定量、定业务流程和定点检要求。3.1。1.1 定点:科学地分析以确定设备的维护点,明确点检部位,同时确定各部位检查的项目和内容。3。1.1。2 定标准:根据检修技术标准的要求,确定每一个维护检查点参数(如温度、压力、振动、流量、间隙、电流、电压等)的正常工作范围。3。1.1。3 定人:按区域、设备、人员素养要求,明确设备的点检员.3.1.1.4 定周期:制定设备的点检周期,按分工、点检周期进行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3.1.1。5 定方法:根据不同设备和不同的点检要求,明确点检的具体方法,如用“五感"(视、听、触、味、嗅)或用仪器、工具进行。3.1.1.6 定量:采纳诊断技术和劣化倾向管理方法,进行设备劣化的量化管理。3.1.1。7 定业务流程:明确点检作业的工作程序,包括点检结果处理程序。3.1.1。8 定点检要求:做到定点记录、定标处理、定期分析、定项设计、定人改进、系统总结。3。1.2 设备点检分工原则3。1.2.1 一般按锅炉、汽机、电气一次、电气二次、热控、化学、除灰、燃料、脱硫脱硝等专业划分.3。1。2.2 一个专业里各点检员的分工一般按设备或系统原理相同或相近的原则,即一个点检员主要负责原理相同或相近的一类设备,这样有利于专业化点检。3。1。2.3 技术监督中涉及的检查、测试、分析、总结等工作应是点检工作的内容,点检人员应熟悉和掌握。3。1。3 点检人员的配置每专业设专职点检长 1 名,点检员原则上根据每台机组主专业(135MW 及以上机组)配置不得少于 1 名.3.1.4 点检人员的职责:3。1。4.1 专业点检员是设备的唯一主人,负责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负责设备的专业点检、技术诊断和劣化倾向管理、精度和性能测试以及制定消缺、检修、改造项目的内容、措施、计划、材料、工时、费用等,监督实施并验收,成为设备管理真正的责任主体。3.1.4。2 日常点检(巡检)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