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黄正 陈园园 杨文强来源:《经济视野》2024 年第 01 期 【摘 要】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与讨论大约起步于 20 世纪 70 年代,虽然近年来被多数企业认同并实施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但究其缺乏成熟的应用市场,截至目前我国仍然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因此管理会计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也未得到深度的应用与推广。本文基于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进展现状,简要列述了管理会计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管理会计 企业管理 经营策略 一、管理会计的内涵与作用 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隶属管理学体系中的一门边缘学科,是以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目标为服务对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它综合成本会计、财务会计及财务管理三方面的内容,从历史和进展的视角,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各生命周期的进展进行动态的、系统的审视,同时基于专门的指标体系及讨论方法,对企业的会计数据资料进行适当的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报、解释、传递,综合地反映存在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问题,并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其旨在协调并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一)缺乏完善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理论与实际难以有效联结 管理会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因其缺乏必要的历史积淀,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应用体系。其次,管理会计进展的历程尚短,缺乏坚实的实践检验及理论支撑。一方面,管理会计的前提假设、指导原则等基本理论范畴及其潜在关联迄今缺乏系统的讨论,而中国和西方国家对管理会计的讨论都侧重于方法论的讨论,疏于理论体系和结构的探讨。此外,理论的缺乏还导致管理会计实务长期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进而影响到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及创新讨论精神的深化培育,而外源讨论成果也难以完整地应用于中国市场,致使理论和实际之间出现断层。 (二)会计人员的素养难以达到管理会计的标准 我国会计人员虽然整体拥有较高的学历资格,但管理会计人员的素养却总体偏低,体现为专业教育的层次低下,大多数管理会计人员的认知水平尚停留于纸上谈兵的初级阶段,缺乏熟练地实际操作技巧与学术讨论能力。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首先高校的盲目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