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讲解员培育成为“宣讲员、接待员、讨论员、交际家”。基本概念:讲解是以陈列为基础,运用科学的语言和其它辅助表达方式,将知识传递给观众的一种社会活动.讲解员是沟通博物馆、纪念馆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是博物馆、纪念馆的名片,讲解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观众的受教育和参观质量,影响着博物馆、纪念馆的窗口形象,甚至影响到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形象.因此,如何选拔和培育讲解员,特别是培育优秀的讲解员,在博物馆、纪念馆社教事业中起着关键作用.它综合了老师、播音、演讲、话剧、表演等专业的技术手段,是专业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综合.讲解员处于一个特别关键的岗位,她面对的是一个知识层次、年龄层次等不相同的特别团体,讲解员既担负着宣传和教育的职能,同时要能有效的组织引导观众参观,此外还担负着协调处理、写作讨论等义务和职责。基本条件:一是讲解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有热爱祖国、热爱博物馆、纪念馆事业、热爱观众的情感品质,因为只有达到这样的条件,才能让讲解员树立起观众至上的理念,全心全意的为观众服务。二是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知识修养,不仅自身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博览群书。讲解员最好是文博、历史、考古、旅游、中文、播音或相关专业毕业,大专以上学历。三是应具有良好的公众形象,身体健康,身高、面容符合职业要求,这样才能给观众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也有利于讲解的持续进行。四是具有良好的嗓音条件和语言表达能力,善于与观众沟通。能通过和谐的语言将观众组织好。普通话水平应达二级甲等以上.外语讲解员或哑语、方言讲解员的语言也应达到相应的水平。此外,讲解员还应具有良好的性格特征、心理素养和反应能力,能面对不同的观众较好的完成讲解任务。专业培训: 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专业培训。首先,岗前培训对讲解员的成长成尤为重要,要有灵活的制度来法律规范管理讲解员,有培训计划和培训制度,年初或月初有目的的组织学习和培训。由经验丰富的讲解员实行“传、帮、带”的方式,培育讲解员了解博物馆知识和陈列内容及讲解规律和技巧,新上岗人数多的要实行封闭式的培训。其次,后天培训是讲解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主要是专业岗位培训,旨在提高讲解艺术和知识水平,可“送出去”或“请进来”组织各种专业培训。要积极组织参加各级专业培训和进修班,同时要有培训效果检验制度。例如可以由受培训的讲解员给新讲解员讲课或进行示范讲解等。此外,要向同行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