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方法及策略戴旖潇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记忆的概念及后天培育记忆力的重要性和可行性。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探究记忆的规律及策略,教会学生几种常见的记忆方法。3、情感目标:树立学生增强记忆力的信心。教学重难点:1、探究记忆的规律及策略.2、掌握记忆的方法.课程开展形式:情景体验法、讨论法、讲授法时间:40 分钟年级:八年级教学过程:一、主要内容讲述(一)展示学习目标 a、了解记忆的含义b、理解记忆的四大规律和策略c、掌握记忆的方法(二)体系及范畴英国哲学家培根(四百多年前)说“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初中阶段,我们对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这一体系无法充实起来,做一了解就可以了.(三)、记忆的含义记忆的含义: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认知心理学:思考与推理在人类大脑中的运作便像电脑软件在电脑里运作相似.识记、保持和再现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 短时记忆当我们注意力集中于刺激感官记忆的信息的时候,这些信息立即被我们意识到了,这时候就转入了短时记忆。可保持 20 秒左右。生活中我们从电话本里查找到一个电话,然后凭记忆按下电话号码,可是打完电话你却完全记不起电话号码了。这就是你运用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长期记忆)短时记忆经过复习后就会进入长期记忆,但是假如不加复习就会遗忘。长期记忆的保持时间可以是 1 分钟以上,甚至终生不忘,所以也可以叫永久记忆.我们生活中所用的知识就来自长期记忆。(四)、重难点内容1、课前作业检测遗传还是后天习得阅读材料,思考,正常人的记忆力的强弱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一个正常的人,一生中的记忆总量,相当于美国图书馆容量的 50 倍,即 5 亿册图书的信息,但由于多种原因,当今世界上无一人能达到此容量的百分之一。由此可见,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潜能是非常大的。记忆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基本能力,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和技巧是十分必要的.人在 10—17 岁是记忆力的旺盛期,在 18 岁可以达到记忆高峰.讨论表明,孩子的记忆力基础与遗传有关,父母的记性好则孩子的记性也会好,但是随后的记忆力是和后天的训练有关的。有效的脑力训练会增强孩子的记忆力。科学家在对 23 个世界记忆力冠军的大脑进行扫描时发现,他们的大脑和常人的大脑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在大脑的联通性上的确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