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用来源:中国会计报 核心提示:在财税体制和预算管理制度大变革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利用管理会计,完成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创新和单位管理升级这一历史使命。近年来,随着部门预算、投资评审、绩效评价等财政政策的实行,“全面预算”“零基预算”“预算控制”“责任考评"等现代管理会计所特有的理论和方法,在行政事业单位得到了应用,但总体上还处于浅层次状态,没有达到系统化、专业化的程度,这一状态是无法满足当前形势要求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当前,在财税体制和预算管理制度大变革的背景下,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下,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利用管理会计这一管理工具,经多方不懈努力,完成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创新和单位管理升级这一历史使命。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层面复杂、领域广泛、人员众多,既不能一蹴而就,又不能等待观望.笔者认为应讨论好、解决好当下所面临的各类问题。一是思维观念守旧、思想意识僵化、主观能动性不强.人的因素对推动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运用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财务人员是核心,单位决策者是关键,各部门负责人是重点,单位全员是基础。各级领导能否认清形势、转变观念、积极提倡、大力推动 ,是管理会计能否顺利运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关键。作为单位财务管理的专业人员和具体执行者,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能否改变过去重记账轻算账、重核算轻管理、重过去轻未来、重请示轻参加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模式也是至关重要的。二是理论体系不健全、实践操作方法有待突破创新.管理会计引入中国已有 30 多年,因其起源于对企业的管理,所以时至今日,其绝大部分理论学说都是针对企业的,实际操作方法也是围绕企业讨论设计的.但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专门理论系统和指导实践的方法体系,当前仍是空白状态。缺少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要推动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深化、自觉地运用,是很难想象的。这应该是今后一个时期,国家主管部门、理论界、学术界、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共同讨论完成的课题。三是信息化建设未成体系、管理会计信息平台尚未搭建。由于历史进展等原因,目前全国性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尚未建成,专门服务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还未纳入日程。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会计信息平台建设更是遥遥无期,单位预算、财务人力、资源等信息数据没有以局域网等形式统一反映在一个平台上,不但无法为管理会计开展工作提供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