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意义作者:上海宝山区老师进修学院 周金玉集体教学活动既是解决幼儿园师生比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幼儿有效进展的策略之一。鉴于此,探讨“如何使集体教学活动有意义”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看待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是否有意义呢? 一、从活动内容来看 看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是否有意义,我们首先要考虑活动是否符合该年龄段幼儿的需要,是否拥有丰富的内涵。以小班集体教学活动“春天真喧闹”为例。在开展主题活动“春天来了"的过程中,孩子们在树下听到了鸟叫声,在幼儿园门口看到了有人在卖小鸡小鸭,有的小朋友还带来了在公园水池里抓的小蝌蚪.这激发了孩子们对春天动物的关注,但由于幼儿对于春天动物的经验比较分散、零碎,所以此时老师可组织幼儿沟通与分享零星的、个体的经验,并给予适时的归纳、提升,让幼儿感受春天充满生机的特征。 基于此,老师创编了诗歌《春天真喧闹》(春天到,春天到,小动物出来了/嘎嘎嘎,鸭子游来了/嗡嗡嗡,蜜蜂飞来了/呱呱呱,青蛙跳来了/汪汪汪,小狗跑来了/叽叽叽,小鸡走来了/哎呀呀,春天真喧闹),并预设了活动“春天真喧闹"。 从这个活动来看,关注春天的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兴趣所在,而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以趣味性的、情景化的手段整合“1 和许多"、“大小”、“5 以内数”等学习内容是符合其进展需要的,而学习“游、飞、跳、跑、走”等动词对小班幼儿来说是一种挑战,它能让幼儿体验到一种生命情趣,提高幼儿倾听、表达等能力,这样的集体教学活动对幼儿的进展是具有意义的。 二、从设计构思来看 集体教学活动是否有意义与其目标的定位和结构的安排密不可分。有意义的集体教学活动其目标必须是清楚的,具有可操作性,并且是可达成的。同时,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其目标必须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幼儿能接受的,且能概括、提升或拓展幼儿的原有经验。 活动结构安排的合理性是达成目标的有效保障.我们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分析。从纵向来看,它反映了活动流程,要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围绕目标而展开。从横向来看,它反映了某一环节的布局,要求别具匠心,在吸引幼儿的前提下实现活动目标。还是以小班集体教学活动“春天真喧闹”为例。 此活动的纵向安排是:第一环节运用多媒体创设“春"的意境,引导幼儿回顾与沟通有关“春天美”的经验:第二环节运用多媒体把春天充满生机的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幼儿,让幼儿欣赏与表述漂亮而又喧闹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