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什么是财务分析,财务分析的意义和目的1、财务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它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纳专门方法,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2、意义:编制财务报表的目的,就是向报表的使用者提供有关的财务信息,从而为他们的决策提供依据。但是财务报表是通过一系列的数据资料来全面地、概括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对报表的使用者来说,这些数据是原始的、初步的,还不能直接为决策服务。因此,报表的使用者应根据自己的需要,使用专门的方法,对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资料进一步加工、整理,从中取得必要的有用的信息,从而为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3、目的:对外发布的财务报表,是根据全体使用人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因此,报表使用者要从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重新排列,并讨论其相互关系,使之符合特定决策要求.4、财务报表的主要使用人有七种,他们的分析目的不完全相同.1)投资者(潜在投资者):主要分析企业的资产和盈利能力。2)债权人:为决定是否给企业贷款,主要分析偿债能力、盈利能力。3)经理人员:为改善财务决策而进行分析,设计的内容最广泛.4)供应商:要通过分析,看企业能否长期合作。是否应对企业延长5)政府:通过分析了解企业的税情况,遵守法规和市场秩序的情况、职工收入和就业情况。6)雇员和工会:通过分析推断企业盈利与雇员收入、保险、福利三者是否相适应。7)中介机构: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进展趋势.8)目的概括为: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进展趋势。第二讲财务分析的方法、步骤、原则一、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1.比较分析:对两个或几个有关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揭示差异和矛盾.主要有:(1)历史比,即不同时期(2—10 年)指标相比,看其成长性,也称趋势分析。(2)与同类业相比,即与行业平均数或竞争对手相比,也称横向比较.(3)比较会计要素的总量:总量是报表项目的总金额。如总资产、净资产、净利润等.(4)比较结构百分比:把损益表、资负表、现金流量表转换为结构百分比报表.通过结构比较,发现问题,进一步揭示分析的方向.(5)比较财务比率。财务比率是各会计要素的关系,反映其内在联系.2.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如:差额分析法。如固定资产净值增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