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式识别:将刺激模式与头脑中已有的表征相匹配,从而达到一个确认的模式的过程,或者说运用记忆中已经贮存的信息对当前出现的刺激模式做出有效解释的过程。2.自下而上加工:从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即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的基础的较小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直觉单元,或者说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也称数据驱动加工或资料驱动加工.3.自上而下加工: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是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和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的水平。也成概念驱动加工.4.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可称作信息加工心理学,主要讨论认知或认知过程,讨论范围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5.控制加工:需要注意资源才能进行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受人意识控制,但能灵活用于变化的环境。又称注意性加工。6.自动加工:不需要注意资源就能进行的活动,因而无需注意,没有容量限制,不受人控制,且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7.材料限制加工:指材料的性质需要较低的心理加工时,如感觉辨别等,则是否增加分配给他的注意资源对材料的加工影响不大。8.资源限制加工:当材料的性质需要更高水平的心理加工时,如语义分析等,则增加分配给他的注意资源,材料就能得到很好的加工,否则就要受到影响.9.鸡尾酒会效应:自己对与他人聊天时听到其他人在谈论自己。10.开窗技术:不需要推理和两种作业的比较,而能够直接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从而能够明显看出这些加工阶段.11.字词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12.构型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完整图形要优于识别图形部分。13.双作业操作:让被试同时完成两种不同的作业,是一种讨论信息加工容量和注意分配能力的方法.14.类比表征:知识不仅是对事物的反应,可能还存在着与外部客体相类似的形象的反应。15.本意表征:(广)指一种符号或信号能代表一个特定事件,物体或信息等,也指这种代表性关系或过程。16.范畴大小效应:当谓语范畴变大 推断句子所需时间也少。17.熟悉效应:推断一个包含 X 接得上级概念的句子 有时要慢于一个包含更高的上级句子。18.情景记忆:接收和贮存关于个人的特定时间的情景或事件以及这些事件的时间、空间联系的信息。19.语义记忆:是对词语 概念 规则和定义等抽象事物的记忆.20.表象:指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头脑中出现关于事物的形象,具有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