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动图消费者预算线消费者预算线概述(Budget Line) 消费者预算线也称消费可能线、家庭预算线,或者等支出线,是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够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如上图,预算线 AB 把平面坐标图分为三个区域:预算线 AB 以外的区域中的任何一点,如 C 点,是消费者利用全部收入不可能实现的商品购买组合点。预算线 AB 以内的区域中的任何一点,比如 D 点,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购买该点的商品组合以后还有剩余。唯有预算线 AB 上的任何一点,才是消费者的全部收入刚好花完所能购买到的商品组合点.消费者预算线的方程 假如以 I 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以 P1和 P2分别表示已知的商品 1 和商品 2 的价格,以X1和 X2分别表示商品 1 和商品 2 的数量,那么,预算线的方程为: I = P1X1 + P2X2 该式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等于他购买商品 1 的支出和购买商品 2 的支出的总和。消费者预算线的变动 1、当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时; 2、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变化时; 3、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 4、当消费者的收入和两种商品的价格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 变动情况如下图: 两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截距变化,使预算线发生平移.两种商品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预算线不变. 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一种商品价格不变而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斜率及相应截距变化 。 偏好公理 偏好公理在西方消费需求理论中,被认为可以检验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包括:完备性公理;传递性公理;选择性公理;优势公理;连续性公理和偏好的凸性公理。[编辑]偏好公理的具体内涵 偏好公理的具体内涵: 1。完备性公理.指消费者对于某些商品所有可能的组合能够根据他的偏好程度大小,有顺序地排列出完整的、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 2.传递性公理。消费者对 A 商品组合的偏好,大于 B 商品组合,而对 B 商品组合的偏好又大于 C 组合的商品,则消费者对于 A 组合的商品的偏好必定大于对 C 组合的商品的偏好。 3。选择性公理。消费者在购买或消费行为中总是力图使其偏好达到最大和最佳状态。 4.优势公理。消费者对所有的物品总是喜爱多一点比少一点好,通常可称为“不满足原则",即消费者的欲望永远得不到完全的满足。 5.连续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