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本科《公共组织绩效评估》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一、判断题(20 小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有效的政治沟通对公共政策效能的全面提高起基础性作用,公共政策效能的提高有助于政治沟通、政治民主的发展。2.工作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工作的具体特征;二是找出工作对任职人员的各种要求。前者称为任职说明,后者称为工作描述。3.由于社会公众的自身素质的限制,不应参与公共部门绩效管理。4.根据解制型政府模式的理念认为:政府永久性问题已成为政府缺乏活力的原因。5.绩效指标制定过程要让公务员充分参与制定,通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相互沟通,将公共部门整体目标与具体岗位的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双方达成一致协议,有助于激励员工在双方一致同意的情况下为既定的绩效指标努力。6.“非正式组织”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布鲁姆在《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中提出。7.绩效管理不是公共管理者的主要职责。8.观察法比较适合大量标准化的、周期较短的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工作,公共部门并不合适用观察法来做。9•根据美国学者詹姆斯•威尔逊的观点,投入不可测量和产出不可测量的行政组织被称为程序型组织。10•社会系统学派创始人巴纳德指出,非正式组织是由组织中的个人接触、交互影响、自由结合形成的联合体,能对正式组织起到补充、限制的作用。11.绩效框架明确了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的各自责任和目标,既有法律规定的具体承诺,又保证了一定的灵活性。12•赫茨伯格认为,“满意因素”多来自于周围环境,如上级的管理和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工作报酬等。13•由于民智未开,所以现阶段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不宜引进社会公众这一主体。14.“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管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绩效管理的思想精髓,它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始终。15.所谓参与型政府,指的是政府有应变能力,能够有效地回应新的挑战和新的社会需求。16.所谓正强化是指通过终止或取消令人不快的结果而使某种行为得到增强或增加。17.绩效管理其实就是绩效评估的另一种说法。18.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由多个层次构成,独立性原则要求同一层级上的指标之间不能存在重叠或因果关系。19.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就是根据管理的效率、结果、效益、公共责任和社会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判断,对政府公共部门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20.绩效追踪就是对组织的绩效进行持续性的监测、记录与考核,它是改进组织绩效的基本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