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县域旅游的产品创新研究——以松滋为例 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背景、研究意义(阐述该选题的重要性。字数不少于 300 字,宋体小四号,首行缩进 2 字符,行距为固定值 23 磅,字符间距为“标准”,可根据需要自行加页)区域旅游是中国旅游业的中坚力量,而县域旅游是我国区域旅游发展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旅游发展能力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不同地区的县域有着各自的地方特色、竞争优势,其以县域旅游产品为直接的表现形式,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由于影响县域旅游发展的地理、交通、发展路径等诸多因素的不同,使得县域旅游在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上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以松滋市洈水风景区为例,就县域旅游的特点在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中引入挈合产品特色的营销策略,对县域旅游产品的创新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本文研究希望能通过以松滋市为例可以促进松滋市县域旅游的产品研究创新的发展,并能对我国的县域旅游的科学发展做出更好的理论指导,也能对充实县域旅游的理论研究体系提供一点帮助。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与参考文献相联系,对参考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字数不少于 500 字,宋体小四号,首行缩进 2 字符,行距为固定值 23 磅,字符间距为“标准”,可根据需要自行加页)我国县域旅游最早起始于 1999 年,开始发展于 2006 年,被重视于 2012 年。国内对县域旅游研究大多是属于宏观层面上的,研究的应用性、针对性都比较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主要是集中在县域旅游理论体系、县域旅游发展对策、县域旅游竞争力、县域的旅游品牌形象建设、县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县域旅游产业集群化、县域旅游融合发展、县域旅游空间结构、县域旅游发展模式以及县域旅游与经济等方面。第二,从研究角度上看,各有偏好,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角度、系统论角度、空间结构角度以及产业链延伸角度等。第三,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有定性描述法、构建模型法、路径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国内有关县域旅游的研究正在逐渐的走向化深入细致和系统,这将对我国县域旅游的发展来说具有较好的支持作用。国外行政划分机制与我国有所不同,所以国外没有直接的“县域旅游”,大多是对区域旅游的分析与研究。国外学者对小尺度区域旅游的研究探索主要在于区域旅游规划和区域旅游经济合作以及区域旅游与周边环境关系。国外学者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区域文化旅游的外部环境的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