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思考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假如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解决在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与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的相关政策中有特意强调单位和业务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两方面 他们的区别在于,单位层面主要是实行“软”的措施进行控制,例如明确分工岗位职责、部门职能等,但是这就容易导致缺少信息化利用,易出现信息系统无法落实的问题.业务层面则是相反的实行“硬”的措施进行控制,例如预算、收入等业务的控制.除此之外,根据法律规范中“评价与监督”这一项规定便可以把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监督等都被信息化的管理,而在这的前提就是一定要全部收入到信息系统中。这一项的措施也有利于管理人员跟踪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和完善工作效率的提升。 现有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信息化的联系 在启用内部控制信息化之前行政事业单位一定要对业务信息系统进行建立和使用,这样内部控制信息化才能实施启动,也才能使部分管理控制得到实现。而由于目前受到环境和历史因素的影响,每个系统所用到的信息的技术框架都不一样,这也就要求了内部控制系统要同时做到对现有系统信息数据库进行兼容和完善。 建设组织与措施 区别于大部分专门设置内部控制部门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通常会将内部控制信息化划分到财政部门之中进行管理。当然,这也并不是单方面的,只有通过财会部门和信息部门的合作才能让内部控制信息化继续工作。所以在单位内组织一个专门的组织,也就是,选择一个负责人对整支队伍进行带领,各部门分工明确又相互协作,财会与信息部门共同负责实施、其他部门参加即可,这样内部控制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加便捷有效。 二、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预想 经过对理论的讨论与实践的探究,发现内部控制所确切包含的内容已涉及到了单位中管理控制的许多方面。这也就说明了假如想要实现整体的控制,就要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控制着手。那么这时就可以建立一个由采集、规则库、风险分析、決策、数据仓库等系统共同组成的一个应用框架,然后经过信息流、控制流和部门的预算、国库支付、办公自动化、政府的采购等系统集成起来.这时由操作平台、数据库等构成的信息化环境更有利于内部控制系统数据信息的获得,存储等。 控制的对象 在单位内所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或业务流程都是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