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日常行为法律规范养成专题教育活动”工作总结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根本。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九月份,我校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新学期学校工作的安排,扎扎实实地开展“学生日常行为法律规范教育月”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学校精神文明和学风建设,进一步推动了全体学生行为法律规范的养成,营造了良好素养教育软环境.现将学校“学生日常行为法律规范专题教育"活动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行为法律规范的养成训练,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美国教育专家斯特娜夫人曾有过这样的论述:“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在孩子的心灵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也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从法律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行为法律规范训练工作包容方方面面,关键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学期伊始,学校就组织全体老师召开会议,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形成共识,讨论制定“学生日常行为法律规范教育”活动方案,让师生明确训练内容.与此同时,学校还成立了“学生日常行为法律规范教育”小组,定期或不定期调整训练重点,检查训练效果,切实把学生的行为法律规范养成训练摆上重要位置。 二、形式多样,强化训练 几个月以来,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积极实行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学生行为法律规范养成训练的效果. 1、加强宣传,潜移默化。在行为法律规范养成训练中,学校注重宣传教育,利用板报、墙报等载体向学生展现行为法律规范养成的重要性及意义,利用国旗下讲话启动活动,进一步贯彻《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法律规范》。利用班会、队会对《守则》、《行为法律规范》进行理解、熟记,大队部进行检查,班主任负责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教育。让学生在耳闻目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学校还要求班主任以班为单位,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学习《守则》《法律规范》等。通过这些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提高了思想认识,树立了正义感,激励了了上进心。2、班会活动,明确是非.“学生日常行为法律规范教育”活动启动之后,学校常常性地运用班会、队会时间,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律规范"、“文明礼貌"、“言行法律规范”、“禁毒、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