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护理安全教育记录(血透室) 护理安全教育对血透新病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对透析治疗认识不足,其原发病及其并发症带来的各种失调,加之家庭、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家庭的经济负担,使他们产生恐惧、焦虑、无望的心理变化。所以重视和加强对透析患者心理护理,使之达到充分透析,提高生活质量对血透患者至关重要。(1)影响患者心理的因素 1、 疾病因素 由于其肾功能多为不可逆性损害,患者一旦了解到除肾移植外,透析是维持生命的最后治疗方法,而它只能代替正常肾脏的部分排泄功能,不能代替正常肾脏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功能,往往产生无望、恐惧的心理. 2、 经济因素 昂贵的透析费用是透析患者的沉重负担,一旦无法支付治疗费用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3 、社会支持 有资料调查显示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对透析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保护作用。 4、 自身形象 长期透析患者多存在身体水肿、萎缩,口腔异味,皮肤苍白干燥、脱屑多痒、色素沉着,头发脱落等外在形象改变,大部分患者还伴有性功能减弱、性欲减退的改变,因而容易产生自尊受损、羞耻感、抑郁消沉等心理变化。 5 、治疗因素 透析治疗中的反复动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各种急性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的出现常导致患者紧张和丧失信心. (2)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 1、否认心理 此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很多患者不重视或者是认为医院误诊,不认为此病有致命性,对疾病并不在乎,导致疾病进一步进展。 2、恐惧心理 患者在接受血透前,大都怀有紧张恐惧心理,担心护士不能一针见血,给患者造成痛苦。 3、悲观心理 透析时间增加,长期疾病缠身,有关知识的增长,及日常饮食生活中水,盐饮食的限制,透析后的并发症,均加重病人的悲观失望情绪. 4、无望心理 血透病人需长期治疗,每周透析 3 次,每次透析时间长达 4h,医疗费用高、家庭负担重,致使家庭关系非常紧张,认为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病人对治疗失去信心,在病痛和折磨中极度无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病区管理协调质量问题和原因:我科近来收入两名新病人,她们第一次做血透,对血液净化的相关知识不了解,心理上多少有些焦虑,为防止发生因心理素养不过关而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以及加强透析患者的透析配合程度,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要求人人掌握,并在工作中防止发生。 整改措施:1、通过临床观察我们了解到,患病后心理平衡会被打破,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