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摘 要:本文通过 2008 年 3 月至 2012 年 2 月的60 例病历资料论述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进展。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静脉血栓的概念和分级,第二部分介绍了病历资料的选取范围,在此基础上,本文第三和第四部分分布论述了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进展,以期对此问题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起到促进作用。关键字:静脉血栓,预防,护理1 深静脉血栓概述1.1 深静脉血栓的概念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进而继发血栓形成的疾病。绝大多数深静脉血栓形成在盆腔和下肢的深静脉。常见于骨科手术后、产后的患者。一般是在手术后2~12d 形成。本病的发病特征是肢体出现肿胀、疼痛,沿静脉可能触摸到索条状物。深静脉血栓塞是骨科手术后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由于护理不当和其它原因,可导致病人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1]另外,预防和护理不当还可能导致病人肢体的部分功能丧失,甚至还有可能形成致命性的肺栓塞(DVT),进而造成血栓脱落,进而引发患者猝死。因此要对深静脉血栓进行有效的预防和良好的护理,以避免给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1.2 深静脉血栓的分级 根据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度,可以把深静脉血栓分为四级,分别是低危级、中危级、高危级、极高危级。[2]其中,低危级是指年两在 40 岁以下,较小的外科手术后形成的静脉血液,患者无其它的并发症,也无其它危险因素,患者长期卧床;中危级是指年龄 40~60 岁或者是无危险因素的大手术,或者是手术的危险因素较小;高危级是指或者患者年龄大于 60 岁,或者危险因素较大的手术,或者是患者有既往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极高危级是指患者年龄在 50 岁以上,手术危险因素非常大,而且患者有既往的静脉血栓栓塞征病史的大手术。2 临床资料2008 年 3 月至 2012 年 2 月本院共收治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 60 例,其中男 40 例,女 20 例,年龄在 35~79 之间,其中股骨颈骨折术 22 例,胫腓骨骨折术 15 例,股骨干骨折术 13 例。手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时间为 23d,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持续患持续行肿胀,皮肤较一般发亮,患者的行走变得更加困难。3 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3.1 防止血液的高凝状态,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首先,在手术后要让患者平衡膳食,选择清淡低盐低脂食品,让患者多食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