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 2014.2 ]【才哲】【成才新话题】当前学校的班级管理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强调班主任主导地位的“管理主义”模式,另一种是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自主管理”模式。“管理主义”模式是管理者利用自己的权利、地位、信誉对被管理者的思想行为施加影响,让其按照管理者的意愿办事的模式。在该模式下,班主任占据主导地位,班主任怎么说,学生怎么办,班主任把学生置于自己的支配下,对学生管理的主要依据是《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纪校规》等,学生很少自主管理,一切都由班主任统一安排部署。虽然有很多优秀的班主任能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达到说服教育的效果,但更多的班主任都会因很难转化现在越来越多的暂时差生而痛苦不已。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代的中学生有着很强的自我意识,如果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要学生屈从于教师的意志,就会导致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叛逆情绪,使师生对立,班级管理则陷入僵局。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笔者,要想很好地发展班集体,保持师生间的和谐关系,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则“自主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且可行的途径。该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启发、引领、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实现潜能的模式,能为学生搭建一个自律管理、自我实现的平台,能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和社会责任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促使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今后服务于社会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因此,笔者在班集体建设中,努力实践自主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一、自主管理———解放学生的双手,使其能干班级发展,人人有责,班主任要善于调动每个同学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发挥各自的特长,推进班集体建设。初中生已具备辨别是非和自我约束的能力,渴望被承认、被肯定,又有参与班级管理的初步能力。班主任可通过合理分工,让一些有特长的人来当班干部,例如,让一些成绩暂时后进但劳动能力强的人来当劳动委员和小组长,让他们在为同学服务中体会到责任心和光荣感,在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时,使其明白自己在班集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促使其下决心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树立威信,更好地为班级服务。班上 Y 同学比较懒,特别爱睡懒觉,没有一个星期不迟到的,他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可实在控制不住。后来,他对笔者说:“老师,您让我将功补过吧。我这个人没什么别的优点,就是特别爱劳动。我看到班上同学喝完了饮料后,总是随手把空瓶往垃圾桶里一扔,感到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