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局限性以及改进对策国有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局限性以及改进对策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国有企业业绩评价指标越来越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国有经济的经营机制管理体系以及国有企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在应对市场挑战、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这对国家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由此,我国对国有企业的业绩评价越来越重视,国务院在 2003 年还专门成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来考核国有企业的业绩并对国有企业的发展进行监督和管理。通过对国有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才能准确、客观、公正地判断国有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评价经营者所做的贡献、促进国有企业全方面的经营管理。因此,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是业绩考核的核心问题。而在业绩考核中,业绩评价指标的确定又是这个核心问题的关键所在。为了能让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公正、准确、客观,同时也为了可以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中央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由此国家资源委员会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国家资源委员在 2009 年修订的并于 2010 年施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中,在中央企业原有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和三年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基础上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EVA)考核,这标志着国资委已经注意到要基于价值创造理论来考核评价中央企业的业绩。这也说明了国资委已经注意到要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国有企业业绩,就应该把价值创造理论引入其中。从此,企业的关注点重点转移到了 EVA 为导向的价值创造能力上。也由此1国有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局限性以及改进对策引发了很多思考,例如:应如何更加合理的选择业绩考核指标、业绩指标值如何合理确定,考核指标的权重分布等。虽然基于价值创造的视角来评价国有企业的业绩已经开始,但是对国有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性与层次性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对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和探讨。由此,必须详细全面地分析我国中央企业的 EVA 以及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价值驱动因素,并多方面地分析指标间层次性与整体性的要求,对我国国有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全面的进行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