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龄前儿童动作技能发展评估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动作发展影响学龄前儿童全方面发展。学龄前阶段是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科学评价学龄前儿童动作发展十分重要。文章对国内外学龄前儿童动作技能发展的研究历程、影响因素及儿童动作技能发展评估工具和干预现状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学龄前儿童动作技能发展评估的研究进行展望,希望能对将来的实证研究有所帮助。关键词:动作技能;评估工具;精细动作;动作发展;运动控制;动商1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动作技能发展愈加关注和重视。《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的子领域“动作发展”明确了儿童的动作发展的目标,它要求儿童要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动作灵活协调。既然已经明确了目标,那么评判的标准又该如何界定呢?目前,国外较成熟的研究理论,并且有着较为完善的评估工具,为我国学龄前儿童动作技能评估工具的研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同时,由于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变化,关于人体动作发展研究逐渐发展成两种趋势:一种是不限于儿童期的生命全程的研究;另一种是关注人类发展在肥胖和缺乏体力活动方面的作用的研究。李静和刁玉翠 [1]通过与国外数据的对比发现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存在差异性。这都将对评估工具提出新的要求。1.1.2 研究意义目前,我国学龄前儿童动作技能发展与评估领域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全面,还不足以支撑评估工具的研发。本研究对国内外学龄前儿童动作技能发展的研究历程、影响因素及儿童动作技能发展评估工具和干预现状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学龄前儿童动作技能发展评估的研究进行展望,希望能对将来的实证研究有所帮助。1.2 相关概念动作是人类行为的基础,早在婴幼儿期人类通过自身运动系统开展各种活动,学习各项身体技能,已达到控制自己身体的各部分肌肉的目的。“动作发展”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被列为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目标。根据参与动作的肌肉部位的不同,动作被分为大肌肉动作和精细动作两大类。大肌肉动作又称粗大动作,涉及躯干、手臂、腿等大肌肉的控制能力;精细动作则是指手、腕部等小肌肉群参与的动作技能。[2] 基本动作技能(FMS,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是通过练习而学会的一系列带有期望值的协调组合动作,是运动技能学习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