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血凝分析系统标准操作规程SOP 编码: 页数:页制定人签名: 日期: 审核人签名: 日期: 批准人签名: 日期:生效日期: 颁发日期:周期性审查: 年一次修订登记:编码页码修订内容修订依据签名/日期审查登记:审查日期签名修订依据签名/日期文件編號:Lab。SOP-COA-0001版 次:01标准作业程序-—全自动血凝仪 CA500編修日期:05。09。15頁 次:第 1 頁共 4 頁使用单位:编 写:1 。原理 CA500 中具有具有 2 种检测原理方法的型号称 CA530,同时具有:凝固法、发色底物法1。1.1 凝固法:基本测试原理是光学法的散射光检测(用 660nm 光电二极管检测散射光强度的变化),还并用了百分比方式的测定原理:当试剂加入标本后,凝血开始启动,随之光学出现变化,仪器把这种光学的变化描绘成凝固曲线:把开始出现凝集的起始点作为 0%、把完全凝固的终点作为 100%、把 50%变化点处作为凝固时间(报告点),当测定含有干扰物(黄疸、溶血、高脂血症等)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特别标本时,其作为起始点的 0%的基线会随之上移或下移,相当于扣除本底干扰。以上凝固法检测原理所测定的项目包括了最常用的如 PT、APTT、FIB、TT、内源凝血因子(F VIII、XI、XI、XII),外源凝血因子(F II、V、VII、X)等1.1。2. 发色底物法的检测原理:是通过测定产色物质的吸光度变化,以推算待测物的含量,这种方法属生物化学法,其基本原理是:试剂中为人工合成的含某种酶裂解位点的短肽,与产色物质如对硝基苯胺(pNA)连接,待检物品中含有活性酶或无活性的酶原被加入的激活剂活化,在检测过程中产色物质被解离下来,使被检物品出现颜色变化,其与被检物含量呈一定的数量关系。此方法以酶学方法为基础,可检测项目包括如:AT-III、Plg、PC、PS、FM、PAI,Tpa,α2-AP 等。2 . 标本 使用 3.8%或 3。2%(W/V)拘橼酸钠溶液作为抗凝剂;血样与抗凝剂的比例为 9:1,假如血球压积〈20%或〉55%,则需调整这个比例,方法是:0。00185×血液毫升数×(100-压积)=抗凝剂毫升数;或不同比积血样可参考下表使用不同浓度的抗凝剂(仍按 9:1 比例抽血) 红细胞压积 枸橼酸钠 (%) 溶液浓度(%) 红细胞压积 枸橼酸钠 (%) 溶液浓度(%)<105。6310~20 5。3220~55 3.13 55~60 2。69 60~70 2.19 >70 1.57血浆分离(假如不能立即测试,应尽快分离血浆);一采样后 60 分钟内进行;一分离血浆应在 3000r/min 离心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