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余光中诗歌的乡愁情节摘要:乡愁是余光中诗歌的创作母题,中国情结是其诗作的精魂。余光中的乡愁诗透过乡愁的外在形式深切地反映了诗人的乡愁情节、中国情结和民族意识。从无根一代的悲患情怀,蕴含深广的民族意识,回归母体情结和对大陆现实的深切关注来论述余诗丰富的内涵。余光中通过从超越小我而胸怀大我,把思想提高到祖国统一的境界,倾诉着对祖国大陆的一片真挚情感,具有超地域、超时代的意义。关键词:诗歌创作;乡愁情节;超越意义古诗云:“飞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天涯游子漂泊异乡,常将满怀的思想愁绪寄托于诗情。在我国古今诗歌长廊中,留下了许多抒写乡愁的千古绝唱。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高适的“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作》),张谓的“还家千里梦,为客五更愁” (《同王徽君湘中有怀》),都是游子思念家乡的生动写照,思乡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主题,乡愁也成为积淀在中华民族性格深处的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就台湾文学而言,思乡更是一个长久不衰、令人心动的主题。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同胞尤其是大陆赴台人员,与故乡隔海相望却难了归乡宿愿,只好将这种有家难归,亲情难叙的思乡之痛化作文学园地中的奇葩,来抒写情系大陆、思念故园的强烈感情。余光中的诗《乡愁》就是其中的代表。《乡愁》的艺术魅力“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是台湾乡愁诗中的佼佼者,让人为之心动,读之欲哭。诗歌言浅意深,将乡愁表现得淋漓尽致,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普普通通的意象映照出四种不同情绪的交织重叠,步步推进,皆汇为浓浓的“乡愁”,且愁因距离而生,因空阔而凄惶,因无望而动人。他的乡愁诗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挥之难去的绵长思乡之情。这种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在诗人作品中反复出现,甚至成为诗人诗歌创作的一个母题。诸如此类的诗歌还有《舟子的悲歌》 、《民歌》、《乡愁四韵》、《白玉苦瓜》等。这些诗歌展示了诗人对故乡故土的思念、眷恋,对文化传统的挚爱、依恋,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归依以及对历史命运的审视、反思。下面就从内容、形式和语言风格三方面方面论述诗歌《乡愁》所表现出来的乡愁。首先从内容上看,诗歌表达的是海岛孤客对故乡故土的思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