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体会 ·[ 收稿日期]2010-09-28; [ 修订日期]2010-11-09[ 作者简介]宋金霞(1962-), 女, 主任护师 。护理人员身心健康问题分析及管理对策宋金霞,刘成娟 ,孙桂霞 ,陈锋 ,刘爱民(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 , 山东 青岛 26600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类健康观念的变化, 护士职业的角色功能已拓展为“ 不仅要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而且要使健康人保持健康” 。 在护理工作过程中, 护士将承受人类迅速增长的健康需求而带来的更大压力。 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状况, 将直接影响到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 近几年由于医疗环境的变化, 社会对医院“ 优质服务示范工程” 高度关注,作为护理管理者, 只有高度重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问题,努力维护护士身心健康和权益, 才能提高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增强其对护理工作的激情和战斗力, 为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提高人们健康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1 问题分析1 .1 职业特点及工作特殊环境对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影响以人和生命作为工作对象的护理工作者, 其职业性质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精力高度集中, 操作一丝不苟。 这使得护士常常处于一种超常的应激状态, 时间稍长, 便开始产生高度的紧张、焦虑、职业倦怠等情绪。 病人的病痛、伤亡增加了护士的情绪控制负担。 护士在工作中直接、频繁地面对病人的病痛、死亡以及亲属失去亲人等极端痛苦的场面, 易产生同情、悲伤等不愉快的心理体验, 还可能产生内疚、无助等挫败感和“ 人生无助”等悲观消极情绪。 心理的压力, 对护士的身心健康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 如食欲下降、入睡困难、梦境险恶等。 严重的还可能使护士长期处于轻度抑郁状态, 影响工作。1 .2 超负荷工作导致护理人员健康水平下降临床护理工作需消耗大量的脑力和体力。 临床护士承担着对病人的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医嘱执行、各种治疗、健康教育、病区及家属的管理、病人出入院的手续办理以及大量护理文书的书写和管理等繁杂的临床工作, 同时还要面对复杂和应急的抢救等各项任务。 此外, 护士“ 三班倒” 工作性质扰乱了其生活规律, 使身体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整, 甚至影响到了家庭。 长期下去, 护士就容易产生焦躁、紧张等不良心理问题, 随之也可能会出现头痛、腰痛、肌肉酸痛、肠胃不适、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1 .3 社会对护理专业认知偏差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 护理专业化越来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