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方案研究——以海南省长流中学为例摘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明确提出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学生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培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大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学旅行是近年来连接课堂与校外资源的一种重要形式,2016 年,教育部等 11 部委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研学旅行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培养途径,而研学旅行课程方案是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基础。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海南省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研学资源,已成为地理研学旅行目的地的最佳选择之一。截至 2019 年 12 月,海南省已相继评选出了三十九家省级研学旅行教育基地及五个国家级教育基地,为研学旅行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已有学者对研学旅行的理论和方法等做了大量的研究,但能结合乡镇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研究旅行课程方案及开展实证研究的并不多。为促进研学旅行的有效开展,本研究通过对海南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现状的调查及分析,依据建构主义的意义建构、加德纳多元智能在认知结构中的作用、杜威“做中学”等理论,立足地理核心素养和地理课程课标的要求,梳理了高中地理必修课程中可开展研学旅行的课题,结合地理学科属性设计了四种类型的研学旅行课程方案,以海口市长流中学高一年级四个平行班级的研学旅行为研究案例,以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前的态度、知识掌握的程度;参加研学旅行活动过程中对地理事物和问题的观察判断能力、任务完成能力;参加研学旅行的成果;整个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集体意识、协调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成绩,和开展研学旅行之后对相关地理知识的测验成绩做为评价指标,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开展研学旅行的过程量化评价成绩及测验成绩的分析,探明地理研学旅行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揭示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应遵循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综合实践性课程,趣味性强,但目前对研学旅行认识不足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在调查中只有 10%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研学旅行课程,4.59%的家长知道并非常了解研学旅行,在对教师的访谈中,仅有少部分教师非常了解研学旅行。学生对研学旅行了解不足,导致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出现重“游”轻“学”;家长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