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遭受更多学者的研究和追捧。针对 IPO 市场的研究,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初期,就有西方学者率先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同时其根据研究分析得出,影响 IPO 市场稳定的有三个问题,也就是所说的:IPO 抑价、热发市场、长期弱势。其中针对于 IPO 抑价是指企业股票在发行初期所展现的严重与市场经济规律不符的增长态势,与其他股票资产相比,在长期的收益率上并不占据优势,甚至为负(Ritter & Welech, 2002)。在我们国家企业上市以及股票发行往往会在某一特殊时期十分的集中,这也就是所说的 IPO 热发市场。发行市场十分火爆,发行量也十分大,当然抑价率也是十分高的,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周期性变化,在发行后的长时间内市场呈现出更为严重的弱势现象。首次发行的股票,与其他时期进行对比,存在着一定时期的弱势现象,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明显比较低,一般情况下会存在 3~5 年的弱势期。在三个谜团中,其中 IPO 抑价作为研究最早、最为广泛的一个重点问题,同时也是世界股票市场十分严重且普遍的一个现象,尤其是在新兴市场是普遍存在的。对中国而言,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处于不完全成熟阶段,证券股票市场相对于其他国家是起步较晚的,在我国的股票政策与发行方式上面也是具有本国特色,也就是说,IPO 抑价在我们国家的股票市场中是普遍存在的。我国作为一个新兴、未完全成熟的证券市场,从证券市场正式成立以来 ,IPO 抑价现象就普遍出现。甚至有多次出现创造历史的局面发生,在 1995 年,首日抑价率达到了 640%,这也是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不仅如此,我们国家从1991 年开始,在今后长达 4 年的时间内首日抑价均保持在 400%这一高水准上,即使是出现的最低水平也仅仅出现在 2005 年,然而那一年的首日抑价也高于40%。由此可见,我们国家作为新兴的经济市场,抑价现象十分的突出严重。相关的 IPO 研究人员通过针对多达 37 个国家进行分析探讨之后,根据不同国家的IPO 抑价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排列,其中中国的 IPO 抑价程度是最厉害的,高达120.7%,美国、马来西亚与日本抑价幅度分别为 33.9%、55.8%与 42.3%,上述的数据可以直观的体现出我们国家股票市场上 IPO 抑价的问题十分突出,深究造成当前局面的原因所致,其中绝对不能绕过我们国家制度所存在的某些不足。中国企业进行上市,监管机构及国有企业都是政府控制的,发行方与 IPO 承销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