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教学主体责任提高教育质量我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上坚持从强化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入手,扎实开展教育教学讨论,致力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从而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校教育健康持续进展。现将具体做法汇报如下:一、分级管理,层层落实学校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实行校长管中层领导,中层领导包年级,教研组长管学科,备课组长管具体年级学科的管理模式。二、分工明确,落实责任校长抓学校教学的全面,副校长抓教学常规各种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主任具体抓教学常规的落实.级部主任:副校长负责一年级,主任负责二年级,主任负责三年级,副校长负责四年级,主任负责五年级。教研组长:负责语文组,负责数学组,负责综合组。三、具体做法:1、开学初,教科室、教研组要制定教研计划,备课组根据教研计划制定备课组计划,期末各科室针对教研活动完成总结,力争做到“工作有计划,目标有分解,落实有措施,结果有总结”。要求做到封面项目完整,学情分析到位,教学目标明确,教材分析详细,有教学进度安排,有讨论的教学问题或课题,有培育学生措施,有本学期教学小结等.2、抓实教研组活动。一是固定活动时间:每周四下午老师办公时间为教研组活动时间.二是明确活动内容:每周一,教研组长布置本周教研组活动内容,确定一位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准备好发言稿及有关资料,同学科老师也必须根据活动内容做好发言准备,会议结束后把发言稿及有关资料交教研组存档。三是丰富活动形式:除了集中理论学习,了解教研动态;观看优秀教学录相,进行讨论评析,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开设教学研讨课,集中评课,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广教学经验外。四是严明活动要求:教导处硬性规定,无论听什么课,只要参加听课的老师必须参加评课活动,并要直言不讳地将自己听课的感受谈出来。以前的教研活动,教导处负责人说得多,教研组长说得多。现在,大家争着抢着说,谁都生怕失去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由于有了活动平台,更加激发了全体老师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向科研要质量的热情,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这样较好地使老师的个人素养在活动中得到了不断提高,从而有力保障了我校教育质量的提升.3、改进集体备课为了加强备课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备课改革,实施了单元集体备课。让集体备课活动与新课程改革携手同行,使备课过程成为老师合作、实践、创新的讨论过程.我们开展集体备课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