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学设计方案教材分析《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漂亮。作者以观察的顺序为线索叙写,文章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看荷花。“我”闻到清香,来到荷花池边,直接描写荷花。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开”,有的“含苞欲放”。认真观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势各不相同。第二部分(第四、五自然段),想荷花。借助“一大幅活的画"的想象,转入对荷花动态的描绘.从想象的角度,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漂亮。作者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要着力进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设计思路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的功能。合理恰当地运用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制造性,从而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荷花》虽然语言淳朴、优美、富有感情色彩。结合本文特色,以创设和谐的“情景教学"理论为指导,在导入和全文感知部分,可选用一系列美妙的荷花图片,加上配乐朗诵,制造多媒体课件,以求获得较好的视听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进入情感领域,为深化理解课文内容作好铺垫。多媒体教学具有加大有效信息接受量的优势,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引入课堂,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大课堂容量。使学生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了解荷花的丰姿,荷花的神韵,身临其境。让学生的情感随文波动起伏,与文共鸣,与景相融,物我两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效果。主要教法特点 1、围绕训练目标,创设情境、引导情趣。为了使学生对满池荷花有真情实感,特采纳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增强视觉效果。用轻柔的音乐和描述性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漂亮动人、风姿妩媚的荷花池旁。初步的观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继而图文对比,帮助学生理清第三段的脉络: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并按这一顺序显示相应的情境,指导学生读文赏析。2、借助情境,理解词句。凭借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边看边思,从形象到抽象,理解词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课文里有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冒"字,学生难以正确理解,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若设计卡通式的动景,让学生观看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