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探讨摘 要农业保险通过保险的手段管理农业生产风险。农业保险的开办,对于管理农业风险、保障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在WTO 条件下,农业保险不仅是政府支持农业的有效工具,同时也是世界农业政策的重要走向,如何运用农业保险手段来支持和保护农业越来越成为各国所关注的重点。江西省是农业灾害事故频发地区,农业发展面临较大的风险,江西省急需农业保险为现代农业发展保驾护航。但江西省农业保险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并且缺乏对农业风险的研究和预防。因此加强对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分析了江西省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教训,在借鉴国内外发展农业保险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江西省的省情,提出了江西农业保险发展的目标模式,即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关键词:江西省;农业保险;农业保险发展模式I第一章 绪论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世贸组织协议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自然灾害保险和与农民收入相关的收入保险作为“绿箱政策”,不予限制。各国都在使用这一政策,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以实现对农业的补贴和保护。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是符合WTO 框架下世界农业政策的重要走向,是提高江西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必由之路。通过发挥农业保险在分散农业风险、稳定农民收入、为农业信贷提供担保、均衡收入再分配等方面的功能,对提高农业和农民的市场地位,有效解决农业资金投入瓶颈制约,起到“四两拔千斤”作用。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符合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决策部署,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政为民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农业保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江西省农业保险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试图探寻出适合江西省省情的农业保险发展道路。第二章 江西省农业保险发展历程2.1 江西省农业保险发展脉络江西农业保险从1985年恢复试办以来,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先后开办了水稻、水果、森林、甘蔗、生猪、耕牛、家禽及水产养殖2等, 险种达到20多种[3] 。1. 探索起步阶段(1985—1989 年)这一阶段属于农业保险的“ 拓荒” 时期, 以保险公司直接展业、承保分散型业务为主,业务量小,相应的保险机构也不健全。5 年累计保费收人仅为185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