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探索与实践摘要:体育教学和思政教育从表面上看是两个不同的方向,在实际体育教学中蕴含的体育精神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政教育也能给体育教学的主体带来思想进步的积极性。而民办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更具自身特点,对民办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做一个探索与实践,定能给民办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带来良性发展。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课程思政 融合一、引言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基于整体教育观和学校体育“立德树人”的理念,结合国内外高校体育中德育教育开展的情况和民办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从可行性和必要性两方面,对民办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进行探索与实践,提出民办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对策建议。既要为民办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打造大学生强健的体格,更要培养大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诸多优良品质,切实将体育教育锻造为当前最好的民办高职教育之一。在研究之前,先理清课程思政的定义: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1 。在“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背景下,学校体育中融合德育的系统研究成为当务之急2。从教人做人的教育概念出发看, 本无完全脱离教育价值的教学, 更无没有德育的智育 体育和美育3。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的重要载体。强调在体育课程中培养大学生的德育素质是高校体育课程应该进行的改革方向,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4。大学体育教学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民办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思政课程融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需求,也是体育教育育人的要求。体育运动时,克服许多由运动产生的特有的身体困难,是对运动主体内在的意志品质具有特殊的培养和磨练作用竞赛是体育的一个显著特点,体育竞赛可以激发荣誉感和进取心,能有效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并能让人们理性地看待胜负。个体在参与体育锻炼时,要遵守公开、固定的规则,这能有效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