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等级划分与确定划分等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划分等级的数目是多少;二是如何划分.1. 等级数目划分设计绩效考核体系时,绩效考核等级划分为几等是很关键的。很多企业在这方面没有过多讨论,导致等级划分不合理,这对绩效考核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绩效考核等级最多可以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待改进和不合格五个等级,最少可以划分为优良、合格与不合格三个等级。不同的企业文化及激励方式,实行不同的划分方法。划分等级多、对绩效考核要求高,可以实现比较强的激励;划分等级少、对绩效考核要求较低,可以减少一些矛盾,但激励作用也会相应弱化.2. 如何划分等级无论是年度绩效考核还是季度绩效考核,如何划分绩效考核等级都是令管理者最头疼的一个问题。绩效考核等级意味着绩效工资及奖金的差别,也意味着工资晋级及岗位的晋升。划分绩效考核等级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根据分数直接确定等级,这是很多企业开始尝试绩效管理时所普遍采纳的方式.比如,规定“绩效考核分数大于等于 90 分为‘优秀',低于 90 分达到 80分为‘良好’,低于 80 分达到 70 分为‘合格’,低于 70 分达到 60 分为‘待改进’,低于 60 分为‘不合格'”.这种划分方式对绩效考核的要求较高,只有大家都公平、公正、严格地对待绩效考核工作,评价标准合理、有效,绩效考核分数分值分布基本合理,才能将绩效考核区分等级,否则很难区分绩效考核等级,往往大家都是“优秀”,最终使得绩效考核流于形式。(2)采纳强制排序法,就是将一定范围内的员工根据绩效考核分数从高到低排序,根据比例强制划分为各个等级。强制排序法的使用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否则会带来严重的不公平。尤其是对“待改进"和“不合格”等级做强制规定比例,会对绩效考核的实施带来严重影响,这需要部门负责人具备比较强的执行力。在实际应用中,强制排序的思想可以在绩效考核等级划分过程中灵活应用,例如:某房屋建设工程企业对各部门绩效考核结果的制度安排是:“公司对各部门、各分公司及各项目部的季度绩效考核结果实行强制排序:将绩效考核结果从高到底排序,排在前 20%者绩效考核结果为‘优秀’,前 20~40%者绩效考核结果为‘良好’,考核分数达到 60 分低于 70 分者为‘基本合格’,考核分数小于 60分者为绩效考核‘不合格’,其他为‘合格' 。”以下是某供电公司对县(区)局绩效考核结果的制度安排:“总分前两名县(区)考核结果为‘优秀’,其余为‘合格’;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