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老师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绩效管理的概述(一)绩效管理的定义绩效管理是指为了达到组织要求的目标,各级上级和被评估主体共同制定绩效总计划、建立上级和员工之间沟通、实行对评估主体的考核、以及对员工考核结果的应用、以及根据评价的结果进行再计划的连续循环的过程,绩效管理最终的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及部门和个人的绩效。(二)绩效管理的流程绩效管理的管理流程涉及作为绩效管理的基础环节的绩效计划的制定,假如没有合理的绩效计划,绩效管理就无从谈起;管理过程的沟通,针对绩效的沟通是绩效管理的必要环节;绩效考核评价与诊断分析,它是绩效管理的中心环节,同时它关系到绩效管理能不能真正达到计划的效果;考核结果的再应用关系到绩效管理能否成功应用到日常工作过程中中,同时也涉及到绩效再计划的制定。二、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随着我国的经济进展和技术的进步,目前在绩效管理在我国的高校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过我国高等学校校绩效管理还不是很健全,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 缺乏法律规范健全的绩效管理制度首先,目前高校中的绩效考核制度比较散乱还比较模糊,用于考核的程序、标准,方法既不系统也不完备。针对具体的职能部门来说同样缺乏标准的程序、方法来进行考核,只是制定了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单一的考核方法,其具体内容主要是出勤率,很少涉及别的方面考核。其次,在日常管理中,制度的执行力度比较弱,大多数的考核就是针对上级的安排来做表面工作,只要能够完成领导所要求的工作就能顺利通过。同时由于绩效考核缺乏针对性,没有和被考核主体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所以最后的考核结果大同小异,因此针对考核结果的评价和激励也不能达不到预期的激励效果。(二)绩效考评目标模糊,缺乏相应的责任机制一般高校在开学之际都会制定详细的本期的工作计划,下属的二级学院也会根据学校的总体计划为参照制定自身的工作计划,但是学院的工作目标模糊零散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导致部门或个人的绩效考核目标不清、方向不明。为完成规定的绩效管理考核计划,大多数人应付了事,却注重绩效考核重点要求的内容,导致绩效考核的方向与绩效目标的要求相差甚远,缺乏明确的责任机制。(三)偏重绩效考核,忽略了绩效管理其他流程大多数部门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其中的一部分,还涉及其他的管理过程。但在我国高校中的绩效管理夸大了绩效考核的作用,对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