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概述[编辑本段]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 统计学主要又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给定一组数据,统计学可以摘要并且描述这份数据,这个用法称作为描述统计学。另外,观察者以数据的形态建立出一个用以解释其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数学模型,以之来推论讨论中的步骤及母体,这种用法被称做推论统计学。这两种用法都可以被称作为应用统计学.另外也有一个叫做数理统计学的学科专门用来讨论这门科目背后的理论基础。统计学的进展历程[编辑本段] 统计学的英文 statistics 最早是源于现代拉丁文 statisticum collegium (国会)以及意大利文 statista (国民或政治家)。 德文 Statistik,最早是由 Gottfried Achenwall(1749)所使用,代表对国家的资料进行分析的学问,也就是“讨论国家的科学”。在十九世纪统计学在广泛的数据以及资料中探究其意义,并且由 John Sinclair 引进到英语世界。 统计学是一门很古老的科学,一般认为其学理讨论始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时代,迄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讨论社会经济问题,在两千多年的进展过程中,统计学至少经历了“城邦政情",“政治算数"和“统计分析科学”三个进展阶段.所谓“数理统计”并非独立于统计学的新学科,确切地说它是统计学在第三个进展阶段所形成的所有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新方法的一个综合性名词。概率论是数理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但是它不属于统计学的范畴,而属于数学的范畴。 统计学的进展过程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称之为“城邦政情”(Matters of state)阶段 “城邦政情"阶段始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撰写“城邦政情”或“城邦纪要”。他一共撰写了一百五十馀种纪要,其内容包括各城邦的历史,行政,科学,艺术,人口,资源和财宝等社会和经济情况的比较,分析,具有社会科学特点。“城邦政情”式的统计讨论延续了一两千年,直至十七世纪中叶才逐渐被“政治算数"这个名词所替代,并且很快被演化为“统计学”(Statistics)。统计学依旧保留了城邦(state)这个词根. 第二阶段称之为“政治算数"(Politcal arthmetic)阶段 与“城邦政情"阶段没有很明显的分界点,本质的差别也不大。 “政治算数”的特点是统计方法与数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