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管理作者:王荣耀 单位:销售与市场杂志社 第三章 经销商如何在自己的大本营做好终端市场话题一:终端销售的意义 A、 终端销售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值得吗?终端市场,就是销售渠道的最末端,是消费者和产品直接会合的主战场,是商品、顾客、金钱三项要素的联结点,是厂家销售的最终目的地,是“卖的终结”的场所。终端市场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角色.所谓承上——就是上联厂家、批发商;所谓启下-—就是下联消费者。现代企业销售的一个基本法则就是:谁掌握了销售终端,谁就是市场赢家.对制造商、经销商而言,跳过中间环节,直接面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发生地--零店、超市、餐饮等一线焦点进行产品销售就是终端销售的主要模式.制造商面对全国市场,似乎更有理由执行大区代理制,但他们却纷纷在密集分销和建立终端直销队伍上下功夫。经销商也不再坐在店里等生意,开始走出动去挨门户撒货,做零店访问,他们也许讲不出终端营销的理论来,但却已经在做.终端售点成千上万,分布稀散,单位购买量小,投入大,费人、费时、费劲,为什么大家还趋之若骛?——终端是实现实际销量的地方。销量从哪里来?整车贩卖给大批发户,成本又低,销量又大,还不是销售,仅仅是库存转移,因为产品没有到消费者手中,对于批发商而言,他们的消费对象是零售店,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他们仅仅是一个“二传手”。实际销量来自于消费者在终端售点的购买。经销商拥有区域市场、独家经销权,与一般批发商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仅仅是一个中间商,更是一个市场开拓者管理者。和厂商一样,经销商希望提高这块市场上该产品的实际销量。实际销量如何提升?先假设一个问题:如何将 1000 箱货从甲地运到 50 来外的乙地,而且越快越好?答案是:—-增加入手,找 1000 个人,一人搬一箱最快:-—增加搬运量,一个人多搬几箱(在不影响速度的前提下);——提高搬运频率(单位时间里多跑几个来回);市场运作与同此理。增加销售产品的售点,提高辅货率(相当于增加入手)加强产品的生动化表现,使每个售点的产品流速增快,吞吐里加大(相当于提高每个人的搬运量)。良好的客户管理提高每个客户的进货频次(相当于提高每个人的搬运频率),实际销量的增长正是由此产生。过去厂家浮在通路顶端、隔着经销商,隔着一、二、三级批发商向消费叫卖,经销商也大多坐在店里靠几个下线大批户走量,那时候的生意很好做,竞争也不激烈,但过多的中间环节会造成流通成本上升、价格混乱、市场反控于他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