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细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细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1页
细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2页
细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3页
XX 院检验科细菌室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一、概述 依据 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 2024),本实验室为 BSL-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仅为临床检验实验室,主要实验活动为向临床治疗活动提供所需数据的细菌、真菌培育及药敏试验等,不从事大量增殖培育实验。二、拟操作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 本实验室操作的病原微生物均属于第二类或第三类感染性物质,详见表 1 病原微生物汇总表 表 1 病原微生物汇总表序号病原微生物名称危害程度工作量是否保存数量1大肠埃希菌三级82是32肺炎克雷伯君三级79是2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三级65否04鲍曼不动杆菌三级60是25金黄色葡萄球菌三级43是36铜绿假单胞菌三级42是37表皮葡萄球菌三级41否08肠球菌属三级39是29肠杆菌科细菌三级25是31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三级20是011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三级15是012念珠菌属三级12是913新型隐球菌三级6是4 除此之外,其中常见检测的具有乙类传染的有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志贺菌等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实验室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属于第三类病原微生物;另外,具有甲类传染的鼠疫杆菌、霍乱弧菌以及炭疽芽胞杆菌、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布鲁氏菌、粗球孢子菌等可能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属于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本实验室只检测这类病原微生物中的“霍乱弧菌”危害相对较小的病原微生物,对于 “鼠疫杆菌"及其他细菌等,本实验室不作为常规检测项目,但为防止病人所送样本可能具有此类微生物,也作了相关防护措施。 本实验室常规不检测那些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等第一类微生物。三、实验活动的危险性三.1 实验活动 是指实验室从事与临床相关的细菌,真菌培育、鉴定及药敏试验、教学培训、诊断等活动。三.2 实验活动的类型 根据实验室流程,主要涉及的有样本采集运输、接收、处理、实验室检测(培育、鉴定、药敏)操作、锐器使用及生物安全柜等设备的使用、废弃物处理等。实验操作包括标本接种,阅读平板、上机鉴定药敏试验、补充药敏试验、涂片检查、保留菌株等过程。三.3 实验活动风险识别1.操作风险 1。1 气溶胶产生风险 主要来源于打开标本,打开平板,调菌液、灼烧接种环等实验活动,以及标本平板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