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一、《红楼梦》婚姻法文化解读 高维娜《红楼梦》是一部现实主义批判作品。其内容涉猎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生活、法律、制度等的缩影。这部伟大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篇幅,涉及到清代的法律和司法制度。单就婚姻制度而言,全书不仅描述了康乾盛世的婚姻状况,也反映了清王朝封建社会的婚姻法律制度及其背后的婚姻法律文化。《红楼梦》中众多女性的命运,正是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女性的普遍命运,也是封建婚姻制度所必定缔造的社会大悲剧。解读《红楼梦》有助于了解中国传统婚姻法律制度在社会上的运行情况,进而发掘出制度背后的法律观念及法律意识。文在清代,父母之命,媒巧之言是婚姻成立的必要条化不具备这两个条件,即使男女相恋,也不敢成婚。一个"合法"的婚姻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即所谓"六礼"。在《红楼梦》的婚俗描写中也得到了充分细腻的再现。清代的婚姻终止,既深受传统的礼教、宗法、婚俗习惯等因素影响,还受现实生活状况的约束,从理念、制度到实践,较之现在更加丰富多彩.作品中案件的审理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和个人色彩,官员在审案时,受多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除了对法律条文的遵守和执行之外,还有一个支配他们断案的普遍性指导原则,即情理、习惯。在封建传统社会,法制的严格法律规范化受到了挑战,而 W 情理为主的推断标准占了上风,至于对法律本身的独立价值产生了冲击。《结楼梦》中的婚姻法律现象与清代前期的法律规定,既有相互印证之处,也有不完全相符甚至脱节的地方。虽然传统婚姻法律秩序受到了冲击,但是在清代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 W 儒学理论为核也,W 尊卑长幼、亲疏摘庶确定等级身份的宗法伦理观念,W 刑事制裁手段惩处不道德行为的"礼法结合"原则,仍然是封建统治者治理家国天下的基础。二、《红楼梦》礼仪讨论红楼梦》中典章制度礼仪主要体现为君臣礼仪、国丧礼仪、官员交接礼仪;日常生活礼仪主要体现为人生礼仪(包括生日礼仪、婚礼、丧礼)、家庭礼仪(包括夫妻礼仪、父子礼仪、主仆礼仪、闺媛礼仪、祭祀礼仪等)、社会交往礼仪(如师生礼仪)等。礼法(典章制度、制度礼仪)典章制度:属于上层政治管理的层面,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其视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尊荣地位和统治秩序而设置的皇家礼仪。《红楼梦》的诸多礼仪描写是《红楼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体现为这些礼仪描写给予《红楼梦》作品一种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红楼梦》一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