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是指由能够反映评价对象特性以及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评估指标体系是根据不同的评估目的和评估对象,选择能够全面反映其特征和关联性的数量关系即指标。评估指标的选取往往要遵循科学性、代表性、简洁性、可比性等原则, 且根据制定的评估思路进行构建。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是一种定量评估法,即使是定性评估内容,需要将其转化定量指标进行分析。通过这种定量分析,能够发现评估对象各主要构成的特征和状况,找到其内在本质规律.将评估指标赋值后,可以根据各指标分值排序,比较绩效的优劣。本项目讨论的评估指标体系是下文进行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回归分析等综合评估的基础。精准扶贫绩效的评估管理具有目标多元性、层次复杂性和过程持续性。根据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实践情况,精准扶贫绩效的评估目标多元化,涉及经济目标以及社会目标,即要从扶贫项目实施地区或对象的经济进展、社会进展、生态环境、生活质量、民主水平等多个角度对其绩效进行考核。基于可持续进展的理论,我们需要在以上多元化基础上,协调各目标相互配合,实现对精准扶贫绩效的科学、客观、综合评估。并且,绩效评估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设置绩效评估指标.由于我国地域宽阔,各地农村经济进展水平不均衡,自然条件环境差异很大,社会进展各不相同,在建设过程中,只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根据可持续进展的原则和要求,合理设置资金绩效管理目标,减少管理目标之间的矛盾冲突,同时减少实践中的不确定性。其次,要根据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指导思想,结合扶贫项目开展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设计。要强调扶贫瞄准的关键性,并以地区和人口的贫困特征为重要依据,能够在评估中反映项目各环节尤其是瞄准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与建档立卡户数据有所衔接,即能够利用建档立卡户数据从扶贫项目开展对覆盖地区贫困状况、贫困特征的契合、对贫困人口需求的呼应以及项目开展有效性和可行性等方面,对项目的政策落实绩效、扶贫效率效益成效、可持续进展能力成效等进行更为全面、深化的评估。根据以上准则,可进一步细化为具体的操作步骤,并构建起一套尽可能的客观、可行的精准扶贫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1、政策落实指标精准扶贫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对整体项目绩效有决定性的影响,根据实际情况本讨论对政策落实绩效的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能否识别和瞄准扶贫对象将真正贫困人口挑出来,接着考察扶贫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