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章节目录: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授课时数:二课时目的要求:1、熟悉我国环境管理的各项基本制度及其内涵2、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形式、主要内容和审批程序3、掌握“三同时”制度的适用范围、主要内容教材分析(难点、重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形式、主要内容(重点);“三同时”制度的适用范围、主要内容(重点)教具、挂图与参考书: 教材 P67-95布置作业:见教案课后记要:提出问题1、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包括哪些?2、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哪些重要的规定?3、什么是“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有些什么主要内容?第四章 环境管理制度§4—1 环境管理制度概述一、环境管理制度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一)概念所谓制度,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它是行为法律规范的集合体。环境管理制度则是指在环境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法律规范,其中大部分制度由法律固定下来,因此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法的基本制度基本上是一致的。自 1979 年至今,经过 30 年的努力,中国环境管理制度日益丰富和完善,在中国的环境监督管理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在 1989 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总结了比较成熟与完善的八项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另外一些其它制度,如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报告制度、现场检查制度、落后工艺与设备限期淘汰制度等还有进一步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二)环境管理制度的基本特征环境管理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包括了制度的一般特征:1、强制性。即不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应当根据制度的要求行事,否则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没有保障的权利不是真正的权利,没有责任的义务也不是真正的义务)2、法律规范性。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行为都有相应的标准和规矩,行为应按这些标准和规矩来进行。如建设项目必须完成“三同时"建设。3、可操作性。即制度中规定了如何去实践的方法和步骤,使得制度便于实施与运作。如“三同时”制度规定了该制度分为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进行,如在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中,规定必须编制环境保护篇章.二、环境管理制度类型[略]§4-2 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一、“老三项”制度所谓老三项制度,是产生于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创时期,并在《环境保护法(试行)...